中印仍在坚守,普京却率先妥协,向特朗普递出“停火礼物” 在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全球制裁攻势中,坚持拒不退让的国家已屈指可数,中方与印度依然保持坚定立场,而曾一度强硬应对西方压力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如今却率先表现出松动迹象,主动向华盛顿递交一份“让步方案”,试图以此换取缓解当前局势的空间。 目前,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对俄次级制裁即将落地。这一机制意在绕开对俄本身的直接制裁困境,转而打击与俄罗斯仍保持贸易往来的第三国或企业。若顺利执行,特朗普将得以将外交重心重新回到俄乌冲突调解上。而此刻,中印的态度尤为关键。 中印顶住压力,维持战略定力 中国方面,始终未对美制裁表态让步,外交部更是明确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面对美国的制裁威胁,中方不为所动,尤其在稀土等关键领域掌握主动权,使得美方除了延后关税落地时间之外,并无实质性反击举措。 印度方面虽有传出暂停部分对俄贸易的消息,但并未作出任何正面回应。从实际来看,印度对俄石油的大量采购中,仅有一小部分供本国使用,更多则是经转出口获利。即便受到制裁,印度大可维持最低限度的“自用”贸易,加之莫迪政府正致力于外交自主,其对美方压力的反应也相对有限。 俄罗斯率先松动,实属现实考量 然而,与中印相较,俄罗斯的处境更为复杂。除中印外,俄罗斯还有相当数量的贸易伙伴来自体量较小的国家,而这些国家一旦面对美国次级制裁,往往难以承受压力。普京显然意识到,仅靠中印两国,难以完全维系俄方对外贸易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出于稳住大局的考量,莫斯科开始释放妥协信号。 据悉,8月6日,美国特使维特科夫启程访俄,将就停火与制裁问题展开沟通。有消息称,普京已拟定一项让步方案,即暂停使用无人机与导弹打击乌克兰本土目标。俄罗斯政治顾问马尔科夫称,此举可视为普京“送给特朗普的一份礼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俄方彻底让步或倒向美国。相反,它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缓和——一方面稳住与众多小国的贸易通道,避免美国“牵一发动全身”的策略奏效;另一方面也可能借此分散美方对俄夏季军事攻势的注意力。 背后的压力:财政困局与经济疲软 普京的“退让”背后,还藏着更现实的经济压力。数据显示,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同比大幅下滑近20%,财政赤字更是攀升至GDP的4.1%。内外交困之下,即使强如普京,也不得不在关键时刻作出有限让步,以为俄方赢得战略缓冲期。 总的来看,普京此举更像是一场带有保守色彩的“战术性示好”——既非彻底投降,也并非毫无筹码,而是在困境中为俄罗斯争取喘息与调整的空间。至于这份“礼物”能否为其赢得预期结果,仍需看特朗普接下来的回应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