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仅次于核弹,俄罗斯这一炸,是在告诉世界:我不玩警告了
你可以把这场仗看成两个大汉在泥地里扭打,扭着扭着,突然一人从裤裆里掏出一把板砖往对方脑门上呼——这就是俄军这波温压弹操作的感觉。
哈尔科夫北边,沃尔恰斯克,本来就是个工业园。乌军刚把那片收回来,前脚还在自拍庆功,后脚俄罗斯一发超级炸弹砸下来,直接抹平。
不是“重创”,是抹平,是从地图上擦掉那种。
现场视频都流出来了,一枚滑翔航弹飞下来,几秒后整个地面像被拔掉了插头,腾起蘑菇云,那是战术核弹的既视感。但这不是核弹,没污染,不违规,没人拦得住。这才叫狠。
现在整个国际舆论都在打转,说什么“俄罗斯疑似首次实战使用FAB-9000温压弹”,我直接告诉你,不是“疑似”,就是用了。不然你解释不了那种爆炸密度和冲击半径。
俄国防部那边打太极,说动用了“新型重型炸弹”,但闭口不提型号。可弹坑那么大,爆点热量那么离谱,指挥所地下掩体都塌了,不是FAB-9000还能是啥?要不你告诉我,是天上下饺子砸下来的?
这炸弹什么来头?
九吨一个,老苏联时代造出来准备扔水坝的,里头装了4吨炸药,后来升级成ODAB-9000,直接换成燃料空气混合物,杀伤原理是“把你周围的空气点着”。高温、高压、缺氧,三连套。
简单点说——你没被炸死,也会被烤死或者窒息死,骨头都不剩。
你看着像常规武器,其实骨子里是给战术核弹找的平替。这玩意当量44吨TNT,已经跟美军的B61战术核弹低当量版本一个级别了。唯一的区别是,它没“核”这俩字,所以你不能骂我是疯子。
这就是俄罗斯的算盘。
你不是天天说“只要不动核,我们都忍”?那好,我就用一个不违法、不脏、不超界的武器,直接实现核打击的效果。你说我什么都行,我不会停。你越骂,我越用。
这事狠在哪儿?它不是一时冲动,是一整套打包操作。
早在2024年,俄罗斯就开始拉重型弹药的产线了,国防部长自己跑去车间看生产,还拍了视频。苏-34、苏-35天天挂着炸弹飞到前线投弹,关键是现在都带了滑翔制导模块UMPK,投弹精度拉满。
你要是以为温压弹只能炸山头,那就太天真了。现在这些老家伙带着新模块,可以远程滑翔几十公里精准入脑,乌军的防空系统连招呼都来不及打。
哈尔科夫这次,就是从天上悄无声息地掉下来一颗,防空雷达全程没捕捉到。你说是不是滑翔导引配合电磁干扰?我不确定,但俄军这波玩的是“杀你个措手不及”。
然后我们看国际反应。
联合国跳脚,法德说这是战争罪,美国国防部翻出《日内瓦公约》一顿查。可查来查去,发现还真没哪条明文规定温压弹不能用。只要你打的是军事目标,不是专挑居民楼,理论上就说得过去。
所以俄罗斯底气贼硬,甚至反咬一口,说你们西方天天给乌克兰送集束炸弹和远程导弹,我这还算克制了。
乌克兰这边也傻眼了,本来还觉得前线稳住了点,结果一下子被削掉一个连队,还带走地下指挥所、补给点、弹药库,一锅端。你说这不是核打击,那只是你心里想它不是。
再往深里说,温压弹这东西一旦常态化,战术核弹就等于“下岗”了。
你想想,哪国现在敢真的扔核弹?谁都知道那是不可逆的事。一旦动核,不只是战场对手,美国、北约、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全都跳出来。而温压弹?扔了之后顶多被媒体骂几句,但没人真敢反击。
这就是现在俄军的玩法:靠旧武器新用法,打出战略级心理压制。
而你看乌克兰现在那种节节退守的姿态,其实不是战术问题,是心理上崩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下一发又来了,不知道哪里还能躲,地下也不安全。指挥系统崩了,防线还怎么维持?
这是俄罗斯最擅长的一招——从心理上打穿你,而不是拿地盘换谈判桌。你想谈,我还没炸够呢。
总结一句话:核不是底线了,温压才是新的极限。
别再问俄罗斯还会不会用核弹了,它早就换了个方式,在你眼前演给你看。没污染,不越线,但每一发都在撕裂你的战争意志。
这才叫现代战争的“人类上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