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虽然卯足了劲,也还是认怂了。当他登上了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这首诗,就已经尘埃落定了。但一生豪迈洒脱,从不服输的他,怎么能甘居人下?一直耿耿于怀的李诗仙,后来在登上金陵凤凰台时,绞尽脑汁,忍不住挥毫泼墨,仿照崔颢《登黄鹤楼》的韵脚,依样画葫芦般的,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一比高下的心理昭然若揭。然而结果怎么样呢? 一、《黄鹤楼》在古代出版的诗词中,选录数量排第一; 二、在现代当代的文学史的相关著作中,《黄鹤楼》的录入数量居第一; 三、在历代的文学评论中,点评《黄鹤楼》的数量位于第一; 四、后世众多诗词大家,基本上一边倒,公认《黄鹤楼》排第一; 五、李白自恃诗才非凡,但见了崔颢《黄鹤楼》后,自叹弗如,搁笔认栽; 六、李白的才华横溢是真的,但七律是其短板也是真的,这也是后世历代诗词大家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