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215年,曹操设宴款待张鲁,封其为万户侯。曹丕劝说:“张鲁不过一个投降的丧家

公元215年,曹操设宴款待张鲁,封其为万户侯。曹丕劝说:“张鲁不过一个投降的丧家之犬,有何功劳能封万户侯?

张鲁的崛起,开始于一场血腥的权力交接。

他的祖父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于蜀地,其父亲张衡早逝,汉中政权却落入同门张修之手。

在公元191年的时候,张修以刘焉部将身份攻占汉中,而当时的张鲁只是他的一个副手。

这段隐忍岁月持续十年,直到刘璋继任益州牧。

然而之后刘璋的猜忌点燃祸端。

他诛杀张鲁留质成都的母亲与胞弟,血海深仇逼得张鲁不得不反叛。

在公元200年的那个寒夜,张鲁突袭张修军营,刀光中既报家仇,更有夺回天师道正统。

在那之后,汉中开启“政教合一”时代,设义舍济流民,宽恕初犯者三次,以修道代刑律,十年间吸纳关中逃难百姓数万户,竟在乱世中造出一方桃源。

当曹操西征汉中的消息传来时,此时的张鲁正面临分裂。

他的弟张卫主战,率三万精锐据守阳平关天险,凿山筑墙如铁桶,谋士阎圃却暗谏“,暂退巴中,待价而沽”。

到了公元215年七月的时候,曹军猛攻阳平关。

十日血战,曹军折损数千,粮道被暴雨冲垮。

就在曹操想退兵的当夜,离奇一幕上演,一支迷途曹军小队误撞张卫侧营,惊起的麋鹿群踏破鹿砦,守军误判中伏自乱阵脚。

史书称此为“天助”,但张鲁书房未燃尽的密信暗示,那支“迷路”小队,实为张鲁亲信假扮曹军引路。

之后阳平关失守后,张鲁撤往巴中。

他手下的部将力谏焚毁府库,宁可焦土,不资敌寇!”张鲁却下令封存库房,留书“国家之财,当归国家”。

然而这一举动暗藏三重深意。

首先就是保民之诺,府库粮帛多征自百姓,焚毁则民心尽失。

其次就是投名之状,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献库即表效忠汉室。

最后就是议价之资留,财富实为换取家族安全。

当曹操抚摸着完好无损的库门封条时,瞬间参透玄机。

之后他遣使携万户侯印信追至巴中,张鲁见印绶仰天而拜,道祖庇佑,苍生免劫!

就连刘备曾派黄权招揽张鲁,并且许诺给他以巴东三郡。

但是张鲁却嗤之以鼻,我宁愿当曹操的奴才,我也不去做你的座上宾客!

要知道他说的可不是气话。

当时曹操允五斗米道北迁传教,但是刘备却以儒家正统打压“妖道”。

而且刘备杀刘璋尽吞其地,张鲁怕下场跟刘璋一样。

在一个曹操势大,降曹可保天师道超然于诸侯博弈之外。

投降仪式上,曹操将女儿嫁张鲁之子,更封其五子为侯。

曹丕愤斥“赏过其功”,曹操却冷笑,张鲁一降,省我十万兵!此人身后有三十万教众,得他如得半壁江山。

之后张鲁北迁邺城时,八万信徒随行。

曹操同时强迁汉中数万户入关中,留给刘备的几乎是空城。

四年后刘备苦战夺得汉中,却因人口凋敝无力北伐,诸葛亮终其一生未能补此短板。

而五斗米道在北方扎根反哺中原。

信徒于洛阳建“阳平治”道观,天师后裔世袭“张天师”尊号,至唐代与曲阜孔家并称“南张北孔”。

那个雨夜封存府库的决定,竟让宗教火种穿越乱世烽烟。

直到公元260年,漳河泛滥冲开张鲁墓室。

据《真诰》载,棺中尸身握鹿尾大笑,如生时模样。

此时距汉中之变已四十五年,曹魏皇位上坐着他的外孙曹奂,尽管皇权早已落入司马氏之手。

张鲁的棺椁终究未能永固,但他以一座府库为赌注换来的道统,却比任何王朝更长寿。

乱世中最大的智慧,有时不是夺取多少,而是留下什么。

可以说张鲁投降曹操,极大的改写了三国的历史。

要知道当时的汉中有数十万人口,要是投靠刘备那结局说不定又是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