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湘西会战150个鬼子各身绑上百斤炸药,紧贴武冈城墙拉响导火索,城墙倾圮,千余日军发起猛攻,军长施中诚令74军集中卡宾枪、汤姆机枪和火焰喷射器,疾向缺口狂扫。 那一刻,武冈城外的护城河被染成暗红色。 火焰喷射器的烈焰卷过城墙缺口,日军撕心裂肺的哀嚎混着焦糊味弥漫战场,可后续的敌人仍踩着同伴尸体疯狂涌来。 施中诚军长站在硝烟里嘶吼:“一寸山河一寸血!今天就和鬼子死磕到底!” 1945年4月,日军为摧毁芷江空军基地——中美联合空军的“心脏”,调集十万兵力扑向湘西。 武冈这座两千多年的古城,成了扼守芷江的最后门户。 守城的74军58师172团一营,仅四百余人。 日军指挥官关根久太郎扬言“三小时踏平武冈”,坦克重炮齐轰三天,城墙却纹丝不动。 原来,百姓献出祖传秘方:糯米熬浆混合三合土,将青石城墙砌得铁桶一般。炮弹砸上去,只留下浅坑。 久攻不下,日军竟强征150名士兵组成“特攻队”。 这些人多是台湾、朝鲜青年,被迫身绑百斤炸药,用铁丝串联防止逃跑。冲锋时,后方机枪督战,退一步即死。 4月27日黄昏,敢死队扑向城墙。震天巨响中,青砖崩裂,十余米缺口赫然洞开!千余日军如蝗虫般涌来,刺刀寒光刺破烟尘。 缺口处,施中诚早已布下“死亡套餐”: 火焰喷射器喷出十米火龙,日军瞬间烧成火球,护城河浮满焦尸; 汤姆森冲锋枪组成交叉火网,子弹泼水般倾泻,撕碎冲锋队列; 百姓扛沙袋冒死堵缺口,连铁锅都熔了铸子弹。 日军竟释放毒气弹!守军提前备好简易防具,中毒者捂脸倒下前仍扣着扳机。 第五夜,日军想趁疲偷袭。生死关头,一名台湾籍翻译官冒死传信:“子时攻东缺口!”守军连夜埋地雷、设伏兵。当夜,日军踩雷炸成碎片,残部被大刀队劈砍殆尽。 七天七夜血战后,日军溃逃。清点战场时,人们发现: 半数的“人肉炸弹”未引爆即被击毙,炸药包散落墙角; 城墙砖缝塞着一纸家书:“儿守武冈,勿念。若死,魂归闽南。” 此役,四百守军伤亡过半,毙敌逾千。湘西会战由此逆转,两个月后日军惨败,中国战场转入全面反攻。 为什么武冈能赢? 硬核城墙:糯米三合土让青石顶住百炮轰击; 致命武器:美械火焰喷射器专克人海战术; 民心所向:百姓熔锅铸弹、扛沙袋补城墙,真正“全民皆兵”。 战后,一位老兵摸着弹痕累累的城墙说:“鬼子输得不冤——他们打的是城,我们守的是家!” 本文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湘西会战作战日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