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衔仪式结束后,曾泽生将军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彭老总,是他让我赢得了中将的军衔,

近史风云录本人 2025-08-11 11:22:08

授衔仪式结束后,曾泽生将军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彭老总,是他让我赢得了中将的军衔,让我们50军在兄弟面前抬起头来!”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而是出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当主持人宣布“曾泽生,中将”时,这位军人双手颤抖着接过军衔证书,在场的人都能看出,这不是激动,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释放。

曾泽生投身滇军,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滇军虽然战斗力不弱,但在国民党的正规军序列中始终被视为“地方部队”。

这意味着什么?装备永远是别人挑剩的,军饷经常拖欠,连基本的弹药补给都要看别人脸色。

曾泽生指挥的第60军驻守长春,这支部队虽然有两万多人,但实际战斗力有限,士兵们穿的还是抗战时期的旧军装,步枪多是汉阳造和中正式的混搭,重武器更是少得可怜,国民党东北行辕对这支“杂牌军”从来不重视,连基本的作战计划都很少通报。

长春被围已经五个月,城内粮食断绝,连树皮都被剥光了,曾泽生多次向上级请求突围或者空投补给,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再坚持一下”,其他国民党嫡系部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地区。

曾泽生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会议室里只点了一支蜡烛,所有人的脸都隐在阴影中,“兄弟们,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这句话说出来后,整个房间安静得只剩下蜡烛噼啪的声音。

起义后的部队被重新编为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任军长,但改名字容易,改变人心难,许多军官私下议论:“咱们算是投降了吗?以后在解放军里能站得住脚吗?”这种疑虑在老兵中尤其明显,毕竟大家打了半辈子仗,对换个阵营总是心存忐忑。

志愿军准备入朝作战,按照原计划,50军负责后方的铁路护卫和物资运输,曾泽生却主动找到上级:“我们不能总在后方,让我们上前线吧,”这个请求让很多人意外,包括志愿军总部的领导。

50军开赴朝鲜战场。此时正值严冬,鸭绿江面结冰厚达一米多,部队的装备依然简陋:每个连只有两挺轻机枪,手榴弹平均每人不到十颗,厚棉衣更是奢望,但这一次,没有人抱怨装备差,也没有人质疑作战命令。

汉江南岸的阻击战是50军的“成人礼”,美军第3师是朝鲜战争中有名的王牌部队,装备精良,火力猛烈。

50军的任务是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十几天,为志愿军主力转移争取时间,实际上,他们坚持了整整几十天。

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149师的一个连队在682高地坚守了七十多小时,连长李德山后来回忆,敌人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我们就在弹坑里跟他们拼,没有重武器不要紧,我们有不要命的精神,这个连队最终只剩下十几个人,但高地始终没有丢失。

炊事班长张大成,为了给前线送热饭,他每天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往返十几趟,有一次被弹片击中大腿,血流了一路,但还是坚持把饭送到了阵地上,战士们说,张班长的热饭比什么都珍贵。

这一仗让所有人看到了这支起义部队的战斗精神,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在战报中写道,中国第50军是一支非常顽强的部队。

战争结束后,50军被正式列入志愿军主力序列,这意味着什么?优先补充装备,优先选拔干部,优先分配任务,曾经的“杂牌军”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主力。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近史风云录本人

近史风云录本人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