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双航母刚刚返航,美英日三航母火速出港,接下来一幕太尴尬! 2025年6月,“辽宁舰”与“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完成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实战化演练。两艘航母分别从不同方向进入关键海域:辽宁舰突破第二岛链,山东舰经冲绳、硫磺岛附近东进,形成东西夹击态势。这支庞大的海上力量总排水量超过25万吨,舰载机在演练期间出动规模高达600架次以上,展示了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的意义远超双航母自身协同。中方还成功联动了空军轰炸机、火箭军、岸基航空兵及055型万吨驱逐舰等精锐力量,重点演练了联合制空、构建反舰打击链及电子战能力。 然而就在中方双航母编队完成使命、返航休整后不久,8月4日,美国、英国和日本三国的航母力量迅速集结于菲律宾东部海域——这片海域正是中国双航母6月演练的核心区域。这次演习规模空前,美、英、日、澳、西班牙和挪威6国共派出14艘军舰参与。美国出动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及“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英国派遣其航母“威尔士亲王”号;日本则派出刚完成航母化改装的“加贺”号轻型航母。 此次演习对日本意义尤为特殊——该国在演习前夕刚刚接收了首批3架F-35B战斗机,为其“加贺”号及姊妹舰未来独立运作F-35B积累经验。按计划,英国“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B将在日本“加贺”号上进行起降,日本飞行员与甲板作业人员也将登上英舰进行宝贵的学习观摩。 然而,演习进程遭遇重大波折。在关键的F-35B交叉起降训练环节,英国一架F-35B战机突发严重技术故障,被迫紧急降落在日本陆地基地。这一意外直接导致备受瞩目的英日舰载机互降合作项目被迫中断。 此次尴尬插曲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海上力量博弈的复杂维度。它警示美日英:真正的海上威慑力不仅在于舰艇数量的叠加,更在于装备可靠性、体系融合度与人员训练水平的深厚积淀。当耀武扬威的阵容遭遇核心装备的“掉链子”,再宏大的战略意图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情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