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被枪决,建国后授衔时,他极有可能被授予上将。此人正是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的高志远。1933年,长城抗战,高志远招募200多人准备抗日,却在途中被土匪刘兰亭缴了械。高志远并未放弃,回老家,散尽家财,招兵买马。1934年,他率部除掉当初阻碍他抗日的土匪头子刘兰亭。 高志远这人,出生在1907年河北滦县多余屯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家里有点田地,让他小时候还能上私塾念书。从七岁起,他就每天背书包去学堂,跟着先生学四书五经啥的,到十四岁家境不行了,才辍学回家帮着种地。白天干农活,晚上点着油灯看兵书,慢慢对国家大事感兴趣起来。 十五岁那年,他开始练枪法,用自家土枪瞄树叶鸟啥的,练着练着准头越来越好,二十岁就成了当地有名的神枪手,乡亲们都说他眼神狠,手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的消息传到村里,他接触到从东北逃来的学生,听他们讲义勇军的事儿,就动了心,想拉队伍打日本人。 1933年春天,日军打山海关,长城一线到处是仗。高志远卖了自家地,找乡绅凑钱,拉起两百多青壮年,带上土枪小炮,往喜峰口赶,打算加入抗日队伍。结果走到汀流河边,天黑了,遇上刘兰亭那伙土匪。刘兰亭是当地有名的大匪,带人围上来,逼他们交枪。高志远试着谈,但匪徒开枪示威,有人还受伤,队伍乱了,他只好让大家放下武器,避免白死人。 刘兰亭抢了枪扬长而去,高志远带人空手回村。这事儿让他窝火,但他没泄气,回家挨家走访亲友,卖掉剩的家产,包括银器布匹,换钱买马买枪。村里年轻人听说他的打算,陆续来投,有人带猎枪,有人牵马。他在村外操练大家,早起教射击和队形,队伍慢慢壮起来,到年底就成了马城镇第三区自卫团,表面上护地方,实际准备打日本人。 1934年,高志远听说刘兰亭藏在山沟里,就带几十人夜里出发,翻山过去,包围匪窝。刘兰亭正和手下喝酒,高志远带头冲,开枪打中一个匪徒,刘兰亭抓刀想抵挡,但高志远第二枪就把他撂倒了。其他匪徒散逃,他们追上去,抢回些武器。这下彻底除了这个祸害,当地人松口气,高志远的名声也传开了。他这人做事直来直去,不拐弯,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1935年2月21日,高志远拉五百人发动马城起义,反对伪保安队长刘佐周。刘佐周是投靠日伪的家伙,手下装备好,想吞并地方武装。高志远他们夜里从村外推进,涉过小河,寒风刺骨,到城外分路攻。但对方机枪猛,队员有人中弹,高志远指挥撤,在牛东庄石桥遭伏击,他胳膊中弹,用布裹着继续掩护。起义没成,刘佐周带人洗劫高志远家,砸家具抢牲畜,家里一片乱。 高志远躲进山里,听说刘佐周要去唐山开会,就决定动手。8月4日,他乔装成厨师,潜到滦县火车站。刘佐周下车迎接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高志远混在人群里,靠近后拔枪打中刘佐周胸口。刘佐周倒地,高志远腿和肩中枪,但忍着逃进小巷。这事儿闹大,日伪贴通缉令,说他枪法神,胆子大,高志远一下成传奇,报纸都报道了。 1937年抗战全面打响,高志远响应联合抗日号召,跟各方联络,筹划冀东大行动。1938年5月,在天津会议上,他当选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总司令,李运昌和洪麟阁当副手。6月,他带第一路军,王仲华为政治主任,原计划7月16日起义,但情报漏了,提前到7月9日。那晚在小陈庄开会后,他带队打乐亭县城,翻墙进伪军营,抢弹药。然后解放倴城,建政权,两次攻滦县,他在前线指挥,队伍扩到一万七千多人。他下令别扰民,缴获东西分给穷人,民众挺支持。 为补军需,高志远派人找吴佩孚要援助,没成。1938年9月,主力撤平西重组,途中在滦县遭日军伏击,副司令陈宇寰中弹死,损失大。到平西后,高志远想回冀东打,与萧克意见不合,有人说他不听指挥。1939年春,萧克以商议计划叫他去村里,开会时士兵抢他枪,几十人冲进绑他。 押到法庭,指他独断专行、对抗上级、土匪作风,他辩说一心抗日,没别的。判死刑,他写“抗日救国,死而无憾”。三天后在山谷枪决,年三十二岁。卫士偷运尸回乡,埋滦河边,当地人立碑。1982年,河北省政府追认他革命烈士。
如果他不被枪决,建国后授衔时,他极有可能被授予上将。此人正是冀东抗日联军总司令的
古往奇趣角
2025-08-12 00:26:48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