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输球我不奇怪,球员被骂我也不惊讶。实在没想到孙继海在《足球之夜》说的那句话那么直接——替补席上哭的孩子坐轮椅离开球场,这不是演戏,但为什么场上显得不努力,因为能力不够。
他见过太多比赛,也经历过更衣室的沉默。这次他说穿国旗球衣的人都会拼命,没人懈怠祖国的荣誉。可拼命的尽头是0比7输日本,创下对日最大分差;是生死战落后印尼时还在后场倒脚,连冲吊的勇气都丢了。谢文能连续两脚角球直接踢出边线,看台上嘘声炸开。他不是不想罚好,俱乐部他根本没踢过角球,硬被架上火堆。
有些东西比输球更沉。孙继海点破菱形中场是纸上谈兵,单后腰堵不住日本队穿插的空隙。教练说六成国脚联赛都踢不上,可训练计划从未补过这块短板。外援费尔南德斯多年前就说过,中国球员缺比赛阅读力,战术理解总慢半拍。如今韩国媒体摇头,十四亿人找不出十一个会踢球的。
胡荷韬的眼泪是真的。孙继海说那孩子是坐轮椅离场的,膝盖里埋着钢钉,拼到再也站不起来。可光靠眼泪浇不活足球土壤。当日本高中生联赛坐满五万人,我们的青训场边只有家长在吼别受伤耽误高考。孙继海看得清楚,缺的不是热血,是从内心到脚法的系统重建。
输越南时有人说球员文化低害了足球。其实梅西也就中学学历,不妨碍他阅读防守缝隙。我们真正缺的是千万个在街头巷尾颠球的孩子,是允许他们摔倒一百次还能爬起的耐心。就像孙继海最后那句——拼命的前提,是你得先有能力可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