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的汽车黑话 多了一半固态的电池好在哪
国内车企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技术挑战,包括一汽、比亚迪、长安、广汽、上汽和岚图等十多家车企,都已经规划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普遍锁定在2026到2027年开始小批量装车,预计2030年前后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固态电池相比传统锂电池,目标是实现400瓦时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和800瓦时每升的体积能量密度,带来更高续航和安全性。但固态电池还面临不少难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固态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差,离子导电率还不够理想;
第二,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不稳定,循环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和锂枝晶,影响寿命和安全;
第三,材料成本偏高,尤其是高纯度硫化物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成本压力大;
第四,系统集成难度高,需要解决高工作压力和电池热管理问题。
以一汽为例,他们通过高模量正极材料结合界面修饰技术,已经实现放电容量超过220毫安时每克,循环寿命超过1000次。负极方面,采用多孔碳和硅碳复合材料,容量达到2000毫安时以上。电解质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硫化物和卤化物的离子导电率都有显著突破。
固态电池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阶段,突破核心技术以后,完善供应链和工艺,才能实现真正的规模化应用。
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