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不当冤大头!尼日尔“背刺”一事还没结束,但中方投资的凯大吉水电站,用不了多

老阿七说史 2025-08-12 11:15:17

中国决不当冤大头!尼日尔“背刺”一事还没结束,但中方投资的凯大吉水电站,用不了多久也要竣工,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再次驱逐…… 镜头里,尼日尔士兵的枪口若有若无地扫过中国工程车辆,尘土飞扬的萨赫勒地区公路上,气氛骤然紧绷。 这一幕发生在4月,地点就在距离中方承建的凯大吉水电站项目不远的地方,表面是例行检查,背后的政治寒流却让每一个亲历者脊背发凉。 尼日尔军政府,这个2023年7月靠政变上台的“新玩家”,翻脸比翻书还快。 去年年底,他们一脚踹开了曾经的宗主国法国,撕毁军事合作协议,上千名法军收拾铺盖走人,紧接着,3月,俄罗斯军事教官和装备浩浩荡荡开进来,尼日尔国防部大楼甚至升起了俄罗斯国旗。 这转向,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这种“变脸”,对深耕非洲多年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兜头一盆冷水,尼日尔拥有世界级的铀矿,是中国核工业的重要“粮仓”。 但军政府上台后,立刻叫停了对法国核巨头欧安诺的铀矿出口,理由?支援“兄弟国家”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抵抗“恐怖主义”,明眼人都懂,这更像是向新靠山俄罗斯递上的投名状。 更让中国投资者心头打鼓的,是那个已经能看到轮廓的凯大吉水电站,这个由中国企业承建、融资的重大项目,耗资动辄数十亿计,眼看2026年就要竣工发电了。 它本该成为尼日尔摆脱“黑暗大陆”标签的里程碑,也是中尼合作的金字招牌,然而,在军政府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漂移”之后,没人敢拍胸脯保证:电站建成了,中国人还能安稳地留下来运营?会不会像法国人一样,突然被下了“逐客令”? 尼日尔军政府的心思,像撒哈拉的沙丘一样难以捉摸,他们需要钱,需要发展,水电站带来的光明和电力是刚需。 但同时,他们更渴望巩固政权,而俄罗斯此刻提供了他们最需要的安全背书和“反西方”大旗,夹在现实利益和地缘站队之间,尼日尔的决策往往带着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甚至机会主义。 今天笑脸相迎,明天翻脸无情,并非天方夜谭。 凯大吉水电站,如今成了观察尼日尔政治风向最敏感的“气压计”,项目能否顺利移交?中国运营团队能否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保障?这些都悬而未决。 军政府一边声称重视对华合作,一边又放任其国内部分势力散布针对外国投资的疑虑声音,这种矛盾信号本身就是风险。 “背刺”的阴影,并非中国企业在尼日尔面临的唯一风险。 萨赫勒地区本就是恐怖组织滋生的温床,安全形势常年高危,俄罗斯力量的进入,短期内可能震慑极端组织,但长远看,也可能刺激地区冲突复杂化,将尼日尔更深地拖入大国博弈的泥潭。 特朗普政府重启的非洲司令部评估,更预示着外部干预只增不减。 中国决不当“冤大头”,这话掷地有声,面对尼日尔这场高难度的“外交杂技”,中国的应对之道清晰而务实。 紧盯水电, 把凯大吉项目顺利移交和保障后续安全运营,作为检验尼日尔诚意的“试金石”。 平衡术升级,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同时,必须亮明底线,任何危及中国公民安全和重大资产的行为,都不可接受,合作带来的发展红利,需要稳定的政治承诺来护航。 风险分散,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北非、东非乃至拉美,更多元的布局才能对冲单一地区的政治地震。 尼日尔军政府的选择,不仅关乎凯大吉水电站能否真正点亮尼日尔的夜晚,更将成为检验新兴大国如何在非洲复杂棋局中维护核心利益的典型案例。 中国有足够的智慧和定力,既敞开合作的大门,也握紧保护自身利益的盾牌。 这场围绕水电站的博弈,才刚刚进入关键回合,世界在等待尼日尔的答案,而中国,已做好了所有预案。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