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当“刘英”这个陌生名字与“义惠侯”的爵位一同响起时,满

国际大碗说 2025-08-12 12:36:23

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当 “刘英” 这个陌生名字与 “义惠侯” 的爵位一同响起时,满朝文武炸开了锅 ,这人是谁?为何寸功未建却能获封世袭罔替的侯爵? 故事要从二十多年前的濠州(今安徽凤阳)说起。 元至正四年(1344 年),淮河两岸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紧接着蝗灾肆虐,赤地千里。年仅十六岁的朱元璋(当时还叫朱重八)正经历着人生最黑暗的时光:父亲朱五四染病去世,三天后大哥朱重四也撒手人寰,紧接着母亲陈氏也追随丈夫儿子而去。 朱元璋抱着亲人的遗体在田埂上痛哭,朱家世代佃农,租种着地主刘德的土地,却连一寸属于自己的坟地都没有。 朱元璋跪在刘德门前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厉声呵斥和棍棒驱赶。 就在朱元璋绝望之际,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重八,莫要伤心,我家后院有块空地,先让亲人入土为安吧。” 说话的是刘德的二哥刘继祖,他看着朱元璋孤苦伶仃的模样,实在于心不忍。 刘继祖口中的 “空地” 其实是自家一块偏僻的荒地,杂草丛生且地势低洼,平时连牛羊都不爱去。但在当时的朱元璋眼中,这却是比黄金还珍贵的馈赠。刘继祖不仅主动让出土地,还叫来儿子刘英帮忙挖坟,甚至从家里的口粮中匀出一些,让朱元璋给亲人办了简单的葬礼。 朱元璋跪在刘继祖面前磕了三个响头,泪水混着泥土淌在脸上。刘英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少年满眼悲戚。谁也没想到,这场饥荒中的善举,会在二十多年后改写刘英的人生。 安葬亲人后,朱元璋为了活命,进皇觉寺当了和尚。后来,朱元璋接到好友汤和的来信要求,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此后十几年,朱元璋南征北战,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一方霸主。朱元璋曾派人打听刘继祖、刘英父子的消息,却因战乱频繁始终没有音讯。 直到洪武元年(1368 年)定都南京,天下初定,朱元璋查找到已经迁居的刘英,并得知刘继祖已在几年前病死。 当传旨太监找到刘英家时,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正在田里插秧,听说当今皇上要见他,吓得手里的秧苗都掉在了水里。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特意让人把刘英接到南京。 当刘英穿着一身新做的衣服站在金銮殿上,看着满朝身穿官服的文武大臣,紧张得手心冒汗。 朱元璋对百官说:“众卿可知,朕今日能站在这里,全靠当年刘公继祖赠地葬亲之恩。若无那块荒地,朕连亲人都无法安葬,何来今日的大明江山?” 百官这才恍然大悟,朱元璋随即宣布:“刘继祖虽已过世,但其子刘英承父遗德,朕今日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由刘英袭爵,世袭罔替!” 话音刚落,内侍捧着侯爵印信走到刘英面前。刘英愣在原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年父亲随手送出的一块荒地,竟然换来了世代传承的爵位? 封赏完毕后,朱元璋特意留刘英在宫中吃饭。席间他动情地说:“当年若不是你家给的那块地,朕的亲人恐怕要曝尸荒野。朕当了皇帝后,派人重修了父母的皇陵,但始终记得,最初的那块坟地才是根本。” 随后,朱元璋下旨,将当年那块荒地纳入皇陵禁地,派专人看守,永不征税。 刘英袭爵后,并没有像其他功臣那样恃宠而骄,反而更加低调谨慎。朱元璋见他老实本分,便让他掌管皇陵祭祀事宜,这是个清闲又体面的差事。 刘英把父亲刘继祖的牌位供奉在祠堂,时常告诫子孙:“咱们家的爵位是皇上恩赐的,更是祖上积德换来的,做人千万不能忘本。”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重修皇陵,特意召见了刘英的儿子刘福。当他听说刘家世代务农,从未仗势欺人时,很是感慨。 直到明朝灭亡前,刘家始终是皇陵附近的望族。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