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河南,一23岁小伙连喝1个月酒,每次先喝半斤白酒打底,啤酒更是没有量!不料,他走路时,突然感觉阵阵疼痛,仔细一看,发现脚还出现了红肿,小伙就医检查,结果年纪轻轻,竟被确诊了痛风! 23岁喝进风湿科!别再拿命换酒桌上的面子! 河南有个23岁的小伙子,叫他小张(化名)吧,出事前的那个多月,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各种酒局中。 小张平时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不打游戏,也不去健身房,最大的娱乐就是喝酒。 工作之余,有事没事他都喜欢约上三五个朋友碰杯,酒桌成了他最常待的“社交场”。 时间久了,酒桌上混得熟络的朋友越来越多,几乎隔三差五就有人喊他出去喝一场。 在喝酒这件事上,小张还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诀”。 每次开喝之前,他必定先闷下去半斤白酒,他管这叫“打底”,理由是这样后面喝啤酒才不会被“灌倒”,还能喝得更畅快。 至于啤酒的量,他从来没数过,有人倒酒,他就举杯,气氛一热,他就一瓶接一瓶。 只要没到自己觉得“尽兴”的程度,他是绝不会主动停杯的。 这种自以为很豪爽的喝法,让他在朋友眼里成了酒量大、能喝的“硬汉”。 那段时间里,他觉得自己的酒量突然大增,心里也挺有成就感,甚至还有点小小的自豪。 身体是从来不说谎的,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小张睡得正香,忽然被一阵剧烈的疼痛猛然惊醒,痛得他整个人都紧绷起来,无法入眠。 第二天清晨,他艰难地下床,刚一把脚放到地上,就被那种钻心的疼痛击得差点站不稳。 他低头一看,发现脚踝红肿得厉害,皮肤发热且有明显肿胀感,稍微一走动,那刺痛感就让他难以忍受。 小张这才意识到,问题远比他想象的严重,或许是酒局上的纵酒无度,已经让他的身体吃不消了。 2025年8月初,小张实在撑不住了,被朋友搀着,一瘸一拐地走进河南郑州一家大型医院的风湿免疫科。 整个人脸色蜡黄,额头沁着冷汗,表情痛苦得几乎扭曲。 那只出问题的脚肿得发亮,脚趾关节红得吓人,皮肤绷得像要裂开似的,轻轻一碰就像有针扎进骨头里。 他一见到医生,几乎是带着哭腔喊:“医生,快看看,疼得我连睡都睡不了啊!” 检查很快做完,报告单一摆到面前,接诊医生的眉头立刻拧成一团。 最刺眼的是尿酸值,高达 680 μmol/L,而正常上限只有 420 μmol/L。 再看关节超声,影像里清清楚楚出现了典型的“双轨征”,那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里沉积留下的标志性痕迹。 医生看着小张的脚,眼神里既有无奈又有心疼,语气严厉:“痛风!你这脚里,现在全是像小刀片一样的尿酸盐结晶,每走一步都是在扎自己!” 小张低着头不吭声,医生却忍不住加重了音量:“才23岁!你以为喝趴别人是本事?这不是面子,是拿命换的!” 这一幕,不仅刷新了这家医院痛风患者的最年轻纪录,也让医生再次感叹,如今,年轻人因为饮食无节制、酒局不断而进医院的病例,真是越来越多了。 这家郑州的三甲医院统计过,就在2025年上半年,20到30岁的痛风患者已经占到总人数的37%,跟五年前比,这个数字增长了快五倍。 这不只是一个地方的问题。 放眼全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经有1.2亿,其中18到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 国家卫健委在2025年发布的《青年健康管理白皮书》里,早就把痛风这类代谢性疾病,列为威胁青年健康的首要因素。 年轻人身体好,怎么会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 酒精喝进肚里,代谢产生的乳酸会堵住肾脏排泄尿酸的通道。 同时,啤酒本身就含大量嘌呤,这些嘌呤又会源源不断地生成新的尿酸。 一边是路堵了,一边是货车还不停地运货过来,身体里的尿酸水平自然会爆表。 当然,也不全怪酒。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高嘌呤饮食,高酒精摄入,再加上高果糖饮料不离手。 这种吃法,身体不出问题才怪。 可为什么明知道喝酒伤身,还是有人一次次往酒桌上凑? 很多时候,并不是喜欢酒,而是身不由己。 那种根深蒂固的酒桌文化,早就把酒变成了社交的“试金石”。 一句“不喝不够意思”、一句“酒量才是诚意”,就能把人推到尴尬的境地。 不喝,好像就是看不起人,就是不给面子。 酒杯里倒的,从来不只是酒,还有人情、面子、业绩、甚至升迁机会。 现实中,这种隐形压力比想象中更普遍。 有调查显示,34%的职场新人都遭遇过“酒量考核”,19%的人为了业绩硬喝到吐。 更夸张的是,高达87%的饮酒行为,本身并不是出于自愿。 就像有个网友说的:“不是不懂酒伤身,是碍于情面,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灌。” 可一旦得病,几乎就是一辈子的事。 等到那一天,你再回头想想,那些酒桌上的热闹和所谓的“兄弟情”,有谁能替你分担一分痛苦?为了虚无缥缈的面子,把身体搭进去,真的值吗?
“悲剧还是发生了!”河南,一23岁小伙连喝1个月酒,每次先喝半斤白酒打底,啤酒更
文史小将
2025-08-12 15:42:19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