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见面礼?卫星曝光俄军异动,“海燕”核动力导弹进入倒计时 这两天,北极的新地

浅瞳 2025-08-12 16:22:09

普京的见面礼?卫星曝光俄军异动,“海燕”核动力导弹进入倒计时 这两天,北极的新地岛又热闹了。不是因为天气回暖,而是俄罗斯的潘科沃试验场突然动起来了——卫星拍到那儿出现了一个可移动防护掩体。圈里人一看这玩意儿,立刻明白:这八成是要搞大事。 这种防护掩体不是平时随便摆的,它是专门在导弹试射前,用来防低温、挡风雪、保护发射装置和导弹本体的。换句话说,这就是临门一脚前的姿势——发射准备基本完成。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时间点。8月15日,普京和特朗普将在阿拉斯加面对面,这可是2021年以来两人第一次见面。而俄军这边偏偏挑在会晤前一周,让“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重新出山,这不是巧合,这是明摆着的信号:俄罗斯手里还有张牌,而且是你防不住的那种。 俄军的动作,铺得很细 从8月4日开始,罗加切沃空军基地的调动就密了起来。到了8月5日,基地里已经摆好了测试保障阵容: 一架A-50U预警机,负责空中指挥、全程监控导弹轨迹; 一架伊尔-976 SKIP空中测量机,专门采集飞行数据; 安-72、安-26运输机,运物资、运人员; 两架苏-35S战斗机,制空护航; 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吊装重装备。 到了8月9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又送来了两架伊尔-976 SKIP测量机,把监测链条补到极致——不仅看飞行轨迹和动力参数,还测辐射水平,全套保障。 美国人也来“围观” 美军的反应也快。8月5日,美国空军的WC-135R核侦察机就飞到巴伦支海上空,围着新地岛飞了14个小时。这种飞机是专门用来采集大气样本、嗅放射性物质的。飞这么久,意思很明显:就等着看你是不是在测试核动力装置。 俄方甚至提前在8月7日发布WOZ 200号航行通告,禁止民航机在8月12日23:59前飞越新地岛西部,限制高度18500米以内。这个高度,刚好就是海燕导弹理论飞行高度的区间。 “海燕”是什么货色? “海燕”是普京2018年在国情咨文里亮出来的六款“突破性战略武器”之一。一亮相就冲着“现有反导系统全失效”去的。它跟普通巡航导弹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动力——它靠小型核反应堆驱动,不像传统导弹那样烧液体或固体燃料。理论上,核反应堆可以持续供能,让它在大气层内长时间飞行,几乎实现“无限射程”。 它飞得不快,亚音速,但飞得低,加上路径能拐来拐去,反导雷达很难锁定。这种东西如果真成熟了,基本是给全球战略平衡加一颗不稳定因子。 不过,技术难度大到离谱。反应堆在高速巡航下的热管理,低空长航时的稳定性,回收时的辐射安全……这些都是卡脖子的地方。 过去的坎 “海燕”的试验史并不好看。核威胁倡议组织(NTI)统计,自2016年以来至少试了13次,只有两次算是部分成功。2019年8月,在北德文斯克附近尼奥诺克萨试验场,一次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同位素动力源测试失败,引发事故,5名核专家死于急性放射病。那次事故还造成放射性云团飘到了市区,直接把项目的技术瓶颈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这次的目标 所以,这次俄方的明显任务是——突破核动力系统的可靠性瓶颈。罗加切沃的A-50U会盯轨迹,伊尔-976会抓动力曲线和辐射排放的数据,这些一旦拿到,就能优化反应堆控制算法、改进热防护材料。如果成功,海燕就能从“试验型号”跨到“准实战型号”,在政治和军事上都能多一份底气。 政治信号很直接 俄罗斯的算盘不复杂:海燕试成了,就能在阿拉斯加的桌子上拍一拍——现有的反导系统拦不住我,你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里是不是得放宽限制?乌克兰的问题,是不是该少给我施压? 而特朗普那边,可能会反手用这次测试当理由,要么追加对俄制裁,要么在乌克兰问题上抬价,让俄方作出更多让步。 参考文献: 俄罗斯正在准备在阿拉斯加会晤前进行“海燕”试射 欧洲时报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