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化的时代,明星基金爆雷教会我们什么? 最近看到一只成立仅两个月的明星基金

袁绍八点 2025-08-12 18:22:34

市场分化的时代,明星基金爆雷教会我们什么? 最近看到一只成立仅两个月的明星基金亏损超8%,基民评论区集体炸锅,实在让人感慨。但冷静下来看,这种“大盘涨基金跌”的现象背后,恰恰暴露了当前市场最真实的三个特点。 第一,结构性分化才是主旋律。 最近A股看似整体回暖,实际上行业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不少明星基金如果按过去的成功经验重仓老赛道,就可能被市场“打脸”。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分化,其实反映的是基金经理对行业轮动的预判能力。 第二,规模可能是收益的敌人。 这只爆雷基金首发规模超过12亿,募集时基民冲着明星经理的光环蜂拥而入。但规模越大,建仓越容易陷入进退两难:快速建仓容易推高个股成本,缓慢布局又会错过行情。这让我想起2020年某顶流基金发行爆款后净值长期低迷的案例——当资金蜂拥追逐某位基金经理时,往往预示着策略容量的天花板。 第三,两个月真的能定义投资能力吗? 基民愤怒可以理解,但把时间线拉长,或许能更理性看待。2021年某“千亿顶流”的新基金也曾三个月跌15%,但三年后年化回报超过10%。市场短期经常犯错,比如2022年成长股暴跌时,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反而逆风翻盘。当前主流宽基指数年线仍是阴跌状态,两个月跑输的基金或许正在布局未来三年的机会。 投资者当下需要警惕三个认知偏差:一是把局部牛市等同于“闭眼赚钱”,实际上结构性行情对选股能力要求更高;二是过度关注短期排名,基金运作的合规性注定其不可能像散户一样追涨杀跌;三是高估明星光环,2019-2020年明星基金经理集体封神后,近三年已有超七成产品跑输行业指数。 市场永远在进化,过去押注单一赛道的打法逐渐失效。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更需要做好三件事:用三年以上的维度观察基金经理的跨周期能力,用均衡配置应对行业轮动,以及最重要的——降低对短期波动的敏感度。毕竟连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都曾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被嘲笑“过时”,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尺。

0 阅读:30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