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9000人变卖公司,也不接受中国的帮助?   大家怎么看

胡闹哈哈 2025-08-12 21:27:40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9000人变卖公司,也不接受中国的帮助?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就在2020年,新冠疫情一把火烧光了罗罗公司的优越感,这家靠给飞机装“心脏”起家的百年老店,一向以高傲姿态示人,仗着手握航空发动机尖端技术,在业内可谓说一不二。   但这次疫情给它上了生动的一课,全球航班停摆,按飞行小时收费的营收模式彻底瘫痪,短短一个季度就亏了54亿英镑,账上的钱像开了闸的水库,哗哗往外流。   正当罗罗捉襟见肘之际,中国抛来橄榄枝,开出了一份诱人的三重方案,注资解困、技术合作、市场订单。   这对当时的罗罗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但罗罗的回应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它不仅断然拒绝,还放出狠话,宁可裁员、卖资产,也绝不接受中国的援助。   这种硬气背后,其实是无奈之举,美国早就警告,敢把航空技术转给中国,就切断零部件供应,要知道罗罗30%的核心零件都依赖美国,一旦被断供,等于掐住了命脉。   更棘手的是,罗罗还是北约的军工供应商,负责给F-35战机提供升力风扇。   而在地缘政治的夹缝中,它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但这一选择的代价极其惨重,为了自救,罗罗痛下杀手,一口气裁掉9000名员工,相当于总人数的17%。   光是这项削减成本的措施,就为公司节省了13亿英镑,但显然这还不够。公司接着变卖资产,把西班牙子公司挂牌出售,还找英国政府借钱度日。   即便如此,2021年公司仍然亏损40亿英镑,其中航空业务就亏了25亿。   一个百年企业,就这样在“傲慢”与“求生”的两难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市场的力量终究不是傲慢能够抵挡的,经过两年的苦苦挣扎,罗罗公司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2022年,它主动转变策略,开始重新接触中国市场。   2023年,这家曾经对中国说“不”的公司,一次性拿出22亿投资,在北京合资建设维修中心。   这个能够年修250台发动机的基地,预计每年可为罗罗带来12.5亿美元的收入。这个转变,不得不说是个讽刺。   而在罗罗故作清高的这几年里,中国的航空工业并没有停下脚步。   恰恰相反,这种技术封锁反而激发了中国的创新动力,国产CJ-1000A发动机研发突飞猛进,C919项目更是捷报频传。   这出戏剧性的转折,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相似的故事,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在美国压力下,同样对中国说过“不”。   但最终在市场面前低头,不得不为中国开放14纳米制程的设备供应。   这些故事都在诉说着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企业都无法靠单打独斗活下去,即便是百年老店,也必须在技术保护和市场开拓之间找到平衡点。   罗罗的转变绝非偶然,当初的硬气拒绝,与其说是实力的体现,不如说是在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但最终,市场规律还是让它放下身段,重新求和,想要与中国合作。   这场从拒绝到求和的转变,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寻找生存之道的缩影,它告诉我们,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合作共赢才是王道,傲慢的代价往往是血淋淋的教训。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0 阅读:13
胡闹哈哈

胡闹哈哈

哈哈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