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次张宗昌想枪毙一个逃兵,结果写手令时“毙”字不会写,就想改成打200军棍。但棍字也不好写,张宗昌突然笑出了声:“看来是那小子命不该绝,把他放了吧。”逃兵也没想到,因为张宗昌是文盲,自己捡了一条命。
民国军阀张宗昌有个外号叫"狗肉将军",这人没读过几天书,大字不识几个,带兵打仗全凭一股子蛮劲。
他手下有个兵开了小差被抓回来,按军规该枪毙,张宗昌大笔一挥要写处决令,结果卡壳了"毙"字怎么写都想不起来。
这事儿说来挺滑稽,张宗昌提着毛笔愣了半天,旁边副官也不敢提醒,他琢磨着要不改打军棍吧,可"棍"字比"毙"字还难写。
没曾想他突然乐了,把毛笔一扔:"这小子命硬,连阎王爷都收不走,放了吧。"逃兵本来都吓尿裤子了,没想到竟因为长官是文盲捡回条命。
其实,张宗昌不识字在军阀圈里是出了名的,有次他给张学良写信,不会写的字全画圈代替,张学良后来开玩笑说:"张宗昌的信跟密码本似的,得靠猜。"
虽然他胸无点墨,但特别爱附庸风雅,经常让秘书代笔写诗,他那首"大炮开兮轰他娘"的打油诗,到现在还被人当笑话讲。
民国那会儿像张宗昌这样的草莽军阀不在少数,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没受过正规教育,靠着乱世混出点名堂,这些人治军全凭个人喜好,军纪涣散得很。
张宗昌的部队就号称"三不知",不知有多少兵,不知有多少枪,不知有多少钱,他手下的兵今天还在军队里,明天可能就跑去当土匪了。
说起来,那个逃兵算是走了狗屎运,要是换成其他识字的军阀,早被拉出去毙了。
当时军阀处置逃兵的手段五花八门,有枪决的,有活埋的,还有更残忍的。
张宗昌虽然也杀人如麻,但这次阴差阳错闹出个笑话,反倒显出几分荒唐的人情味。
这事儿后来在军中传为笑谈,有人说张宗昌是故意装傻,也有人说是那兵命不该绝。
不管怎么说,在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能因为长官不识字捡回条命,也算是黑色幽默了。
张宗昌后来兵败下野,被人刺杀在济南火车站。那个逃兵要是还活着,说不定会给他烧香。
军阀混战时期这类荒唐事不少,有军官因为不会写"撤"字,愣是带着部队多打了三天仗,还有更离谱的,某军阀把"枪毙"写成"枪屁",吓得文书愣是没敢往下写。
张宗昌虽然粗鄙,但有个好处,不记仇,今天说要杀你,明天可能就忘了,那个逃兵要是落在其他军阀手里,八成早就见阎王去了。
所以说乱世里活命不光靠本事,有时候还得靠运气,就像相声里说的:"文盲将军要杀人,提笔忘字笑死人,该着这位命不该绝,回家赶紧拜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