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周总理访问埃及,大使陈家康的夫人给周总理洗衣服时,突然脸色大变,怒气冲冲的去找丈夫:给我笔钱,我要给周总理买三件新衣服!
这一切都得从周总理外出访问时,总是随身携带着的旧皮箱开始说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方面,一直由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负责,当时中国很穷,但是外出访问其他国家,还是得穿着体面。
周总理于是专门随身携带一个皮箱,里面装好了自己得随身衣物,但那时得周总理也没有想到,这里面的衣物,他一穿就是好多年。
不过,这也不是周总理没钱买新衣,只是周总理很朴素,而且,这些衣物大多都是贴身衣物,正式场合周总理都会在贴身衣物外面,再穿一身烫的挺拔的中山装,外人很难看出来,周总理其实里面穿的并不怎么好。
一般而言,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时,会居住在宾馆中,但是,周总理总是不习惯那些柔软的被褥,他总是自己在随身皮箱里,带着一床旧棉被,外出时就会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整理进入皮箱之中,免得服务人员看到笑话。
而皮箱里的其他物品,除了洗漱用品,就是那些已经穿很久很久的贴身衣物了。
比如周总理的袜子,其实早就破了个洞,但是周总理不舍得换,总是在袜子破洞之后给封上,而这些让人看到了怪不好,有损大国形象,所以周总理从来都是提前把这些东西整理进入皮箱,才出发前往会场开会的。
除此之外,周总理的贴身衣物,也已经穿的很旧很旧,其中最旧的一款睡衣,棉绒早已磨光,而周总理总喜欢穿着它在床头前批改文件。
久而久之,这件睡衣的后背之处,早已经被磨得薄如蝉翼,即使是这样,周总理也一直节省着,从来不会因为这个而添置新的衣物。
有几次,非洲的几位服务员,看到周总理总是随身携带着这个皮箱,还开玩笑的询问,是不是这里面装着的是援助他们国家的钱。
1963年访问埃及时,因为事务繁忙,周总理的衣物被驻外大使陈家康的夫人徐克立拿出来清洗,而看到周总理节俭如此,徐克立差一点哭了。
于是,她近乎疯狂的找来陈家康,责怪的问陈家康,怎么能让总理穿这样的衣物。
陈家康也了解周总理,一番解释后,夫人徐克立更是哭红了眼,她见不得自家的总理这样生活,于是罕见的对陈家康说,给我钱,我给总理添置3件新衣服!
陈家康当然求之不得,立马照办,但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之后,便找到徐克立说,这么多大关系,并表示自己还是旧衣服穿起来好,新衣服就没有必要穿了,后来回京,周总理还把三件衣物退还给了徐克立。
可以说,周总理就是这样的人,只要他的人民过的还不好,他就不会带头享受搞特殊,私底下,总理总是保持着勤俭节约的态度。
直到1976年,周总理因为重病,这个旧皮箱和里面的旧衣物,才不再被周总理使用,随着后来周总理的去世,这些遗物拿出来让人看到后,都不免得让人流泪。
那时,周总理得睡衣已经补了206块补丁,3双袜子都破了不少洞,因此打了不少的补丁,毛巾被周总理用到透光,周总理这才吩咐人把它剪开,把两端厚实得地方重新缝上然后再接着使用。
当时,总理这样节约勤俭的态度,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