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军政府又出手了。 8月9日,军头阿卜杜拉赫曼·蒂亚尼在电视上宣布,把全国

沈言论世界 2025-08-13 13:14:54

尼日尔军政府又出手了。 8月9日,军头阿卜杜拉赫曼·蒂亚尼在电视上宣布,把全国唯一的工业金矿——利普塔科矿业公司直接收归国有。 这家金矿绝非小作坊,而是尼日尔境内唯一实现规模化工业运营的黄金开采企业。2019年澳大利亚公司收购了其多数股权后就一直运营到现在。 然而,军政府此次径直抛出诸多控诉:称其承诺的1000万美元投资压根未曾到位,矿区被搅得工资拖欠、税款欠缴、债务累积,还大肆裁员,动辄停产。 最惨的是今年5月矿区发生爆炸事故,8名工人丢了性命。这一连串问题累积下来,军政府直接以"挽救战略企业"的名义出手接管,顺便强调这是为了"让尼日尔人民完全掌控国家自然资源"。 这所谓的工业化金矿,2023年产量才177公斤黄金,而尼日尔全国的手工采金量却达到了2.2吨。 工业化开采居然干不过个体户,这效率连军政府自己都看不下去,也成了他们出手整顿的合理理由。 说白了,外资占着资源却没带来应有的开发价值,反而把烂摊子越搞越大,换了哪个主权国家都忍不了。 这已是尼日尔军政府半年内第二次对外国资源企业采取行动了。今年6月,他们才刚把法国铀矿巨头奥拉诺的子公司国有化,理由亦是如出一辙,谴责其“不负责任、非法且不忠诚”之举。 和布基纳法索、马里这些邻国军政府一样,尼日尔现在明显在走一条"资源民族主义"路线——逐步把矿产资源的控制权从西方资本手里收回来。 背后的政治逻辑也很清晰:自从2023年政变后,军政府一直在驱逐美法驻军,转向和俄罗斯合作,还拉着周边几个国家成立萨赫勒国家联盟,摆明了要和传统西方势力切割。 这时候拿外资矿业公司"开刀",既是对西方企业的警告,也是在国内外宣示主权独立的姿态。 但站在尼日尔的角度看,这么做确实也有现实困境逼着它走这步棋。作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尼日尔人均GDP才几百美元,六成人口活在贫困线以下。 虽说地下埋着铀矿、石油、黄金这些宝藏,可长期以来开发权都被外国公司攥着,利润大头被拿走,尼日尔自己只能喝点汤。 最典型的就是铀矿——尼日尔作为全球第五大铀生产国,收益却大部分流向了法国公司。这种长期被"薅羊毛"的憋屈感,换成谁都得想办法翻盘。 不过国有化虽解气,实操起来风险可不小。一方面,此种强硬手段极易吓退国际投资者,如此一来,日后谁还敢前来投资呢? 另一方面,尼日尔自身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才短缺,突然接手一个被澳大利亚人经营不善的金矿,能不能盘活还真是未知数。别搞到最后国有化变成了"国家兜底",债务没解决反而背上了新包袱。 尼日尔这轮金矿国有化,表面看是企业违约引发的商业纠纷,实则是一场围绕资源控制权的深层博弈。 它反映的是非洲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争取话语权的集体觉醒,也是对旧有"资源掠夺式"外资模式的集体反思。 但长远看,资源国有化只是第一步,能否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还得看后续的技术管理能力、资本运作水平以及区域合作智慧。毕竟没收金矿容易,可让金矿真正发光发亮造福国民,那才是真正的技术活。 素材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账号 2025-08-11 06:44

0 阅读:1433

评论列表

大道通天

大道通天

4
2025-08-13 16:17

中国在尼日尔的石油投资也被他们强行夺走了

ZM

ZM

3
2025-08-13 13:56

这种垃圾国家活该穷苦的

duyongkai

duyongkai

1
2025-08-13 13:58

好,支持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