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上,曾泽生身着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军装,作为原国民党军队将领,他因1948年率部起义,后所部改编的部队在朝鲜战场血战汉江立下战功,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刻他热泪盈眶。彭德怀对这支部队“五十勇”的评价,让他们最终赢得了认可。
曾泽生出身于云南永善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改嫁后,他在继父家备受冷落,《岳飞传》成了他的精神寄托。14岁时,他立志要做清白的将帅。进入黄埔军校后,因举报军需官贪污得罪人而离开,此后他的行李始终是打满补丁的军被、搪瓷缸子和一杆云南土烟枪。
1938年台儿庄大战中,曾泽生率领的滇军奋勇抗敌,一个团伤亡七百多人,仍将日军击退。1948年,在国民党军队陷入困境、弹尽粮绝之际,曾泽生选择率第六十军起义,将派克钢笔交给解放军联络员。
1950年,改编后的部队作为志愿军开赴朝鲜。1951年汉江阻击战中,面对美军精锐,战士们奋勇作战,在零下严寒中坚守三十八个昼夜,连美军都对这支部队感到好奇。彭德怀亲临军部时,曾泽生已多日未眠,彭德怀对他和部队给予了高度肯定,这让大家改变了对起义部队的看法。
晚年的曾泽生常擦拭自己的三枚勋章:台儿庄抗日的、解放东北的纪念章,以及象征新生的中将星徽。战场是检验一切的标准,无论过往身份如何,只要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并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历史终将给予公正评价。
主要信源:
人民网(受到毛泽东两次接见的曾泽生将军)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老革命家记忆中的武装起义和参加起义的开国将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