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一名侵华日军,却成了抗日烈士,他的头颅被日军悬赏一架飞机,而八路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回他的遗体,他就是宫川英男。 宫川英男,出身日本山梨县贫寒家庭的他,本是与战争无涉的学徒少年。 1939 年,19 岁的他被军国主义狂潮裹挟,推向侵华战场;在洗脑式宣传的蛊惑下,他曾一度盲从于所谓 “圣战” 的虚妄正义。 命运的转折定格在 1941 年 —— 当他被八路军俘虏,人生轨迹才真正迎来改变。 起初,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他,对八路军极为抗拒,甚至多次企图自杀。 但八路军没有严刑拷打,没有歧视羞辱,八路军战士递来的热粥、平等相待的眼神,还有日军暴行的铁证照片,像一道道光击碎了他被灌输的言。 "原来我们才是罪恶的制造者",经历了彻夜的辗转与深思,宫川英男终于彻底挣脱思想的枷锁。 他主动向八路军提出入伍请求,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时,声音因激动而哽咽,却字字坚定:“我要为正义而战。” 1943年,在山东长清的抗日战场,这个总穿长衫的 "书生战士" 成了特殊的武器。他主要负责津浦铁路济南至泰安沿线的敌伪工作,任务是策反日军和建立内线。 宫川英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编写印刷日文宣传品。他冒着枪林弹雨靠近日军据点喊话:"我是宫川英男,别再为军国主义卖命!" 亲手绘制的反战宣传画上,"士兵不是牛马" 的字迹刺痛人心。 每当日本传统节日来临,宫川英男为日军准备的慰问袋中,那句 “家人盼你归” 的字条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日军士兵心底的乡愁,更让他们对这场无休止的战争生出难以抑制的厌恶。 而宫川英男的努力没有白费。就比如济南万德车站日本警备队的伍长阪田,收到反战同盟的宣传品后,不仅没有上缴,还时常拿出来给其他人看,为此遭到关禁闭的惩罚。 1944 年春天,阪田从禁闭室逃出,带着反战宣传品毅然向八路军敌工队投诚。 因为宫川英男的出色工作,让日军惊恐不已,将他视为 “叛徒”“帝国败类”。为此,日军悬赏重金捉拿他,却始终抓不到他的身影。 宫川英男在生活中也处处彰显着高尚的人格魅力。 对于上级给予的特殊待遇,他坚决说不,并用上级发的津贴常常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买菜。 他经常帮房东大娘打扫院子,借了群众的东西必定归还,有一次他无意打碎个碗,也执意按价赔偿。 还有一回,一位叫桥本的日本反战人士对中国房东的女儿行为轻佻,宫川英男得知后,当即对桥本展开严肃批评,最终让桥本认识到错误,主动向房东一家道歉。 1945 年,官庄山坳被瓢泼大雨笼罩。 宫川英男与战友执行任务时,突遭日军重兵合围。他稳住心绪埋好机密文件,随即投身激战。 怎奈敌军势众,突围之路被死死封堵。不愿沦为阶下囚的他,在击垮两名敌人后,毅然举枪结束生命,年仅 27 岁。 战斗结束后,日军将他的遗体草草掩埋在万德车站附近。 6月21日深夜,八路军战友们冒着倾盆大雨,潜入日军看守严密的车站,徒手挖出了宫川英男的遗体,将其安葬在大峰山烈士陵园,冀鲁豫边区各界也纷纷为他举办追悼会。 2009 年,经进步人士四处奔走联络,宫川英男的姐姐终于被找到。 谁曾想,当年日本政府竟谎称他已于 1941 年 7 月 29 日战死,家人对他被俘后投身反战的经历全然不知。 当家人捧着他的烈士证,知晓这段迟来的往事时,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1943年,八路军战士张思问被俘后,随后被转送到东北当了日军的“特殊工人”。一次
【5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