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因隋朝课取赋役需以丁口计算,要对户口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史迹解析者 2025-08-13 15:43:07

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因隋朝课取赋役需以丁口计算,要对户口进行进一步的核实,于是隋文帝下令在全国检查户口,即大索貌阅。同时隋文帝规定堂兄弟以下一律分居,各立户头,即析籍。通过大索貌阅,户籍本上有11万多人查实为丁,有164万多人新编入户籍。隋文帝取得了括户运动的成功。接着隋文帝又实行输籍法,确定户籍。中央确定划分户等标准并颁行各州县,依定样标准确定每家户等上下,写成定簿,故百姓难以逃税漏税,地方官吏也不能进行舞弊。由于户籍所征敛的数额比豪强少,故在输籍法实行之后,有不少隐匿逃亡的农民成为国家编户。但这实际上带有将广大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便进行剥削的色彩。括户运动中户口数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而是体现了统治者重于聚敛的目的。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史迹解析者

史迹解析者

解析史迹,洞察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