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飞机被扣在俄罗斯!开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7架中国商用飞机滞留在俄罗斯,而实际数量可能更高,达到数十架,这些飞机涉及多家中国租赁公司和航空公司,因国际制裁、法律纠纷及俄罗斯政策变动而陷入困境,尽管部分企业已通过赔偿或法律诉讼挽回部分损失,但剩余飞机的追讨仍面临重重阻碍。 信源:上游新闻——中企“山河智能”3架租出去的飞机在俄被扣,获赔1.6亿!此前多次进行交涉与回收操作 2025年8月11日,山河智能一纸公告,在中国市场炸开了锅。内容听着平淡,说的是子公司拿到了1.64亿元的保险赔偿,原因是三架被俄罗斯扣押的飞机,最终确认要不回来了。 这笔“意外之财”直接把公司上一年的净利润拉高了172.92%,股价也跟着一路狂飙。可这鲜红的财务数字背后,是一个冰冷的事实:这笔钱不是奖金,而是一份资产的“死亡证明”。 要把这事说清楚,得从三年前的俄乌冲突说起。仗一打起来,西方就迅速对俄罗斯祭出严厉制裁,禁止向俄方提供飞机租赁、保险和维修。 为了自救,俄罗斯的回应既快又狠:颁布法令,自家航空公司的外国飞机需要重新注册。 在克里姆林宫眼里,这些是维持国家运转的战略资产,在国家意志面前,商业契约说撕就撕。这场风暴也把许多并未直接参与制裁的中国租赁公司卷了进去。 很多飞机虽然是中国公司的,但走的却是国际化的路子,多少和西方的资本沾点边,结果被俄罗斯一视同仁,统统扣下。 飞机被扣,一场跨国追索战随即打响,可结果却是一次次碰壁。 各家中国公司首先尝试商业谈判。有的姿态放得极低,直接找上俄罗斯的航空公司,方案近乎屈辱:“飞机不要了,给点钱就行”。这种方式确实换回了零星补偿,但一谈到让飞机飞回来,答案永远是“不行”。 谈判桌上行不通,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国际司法。他们跑去外国提起诉讼,靠着清晰的合同条款,官司屡屡打赢。然而俄罗斯法院直接以国家利益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 僵局之下,各家公司的命运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 这场危机的幸存者,比如山河智能,就展示了风险管理的价值。确认三架飞机彻底无望后,公司果断启动保险索赔,成功覆盖了损失。 行业巨头中银航空租赁也一样,通过与保险公司和解,为其中8架被扣飞机争取到了2.08亿美元的赔偿。 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日发精机的遭遇就是一曲悲歌。其子公司出租的6架波音757货机,除了一架侥幸收回,其余5架至今杳无音信。 分野如此残酷,关键点只有一个:当初有没有买对保险,尤其是能不能覆盖“战争与政治风险”的特殊险种。这已经不是商业运营的较量,而是一场风险远见的考验。 甚至有些声音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俄罗斯赚飞机,中国拿赔款,美国保险公司买单”的三赢局面。这种论调,恰恰无视了最致命的伤害:国际商业信用的基石。 这26架飞机的“消失”,给所有出海的中国企业都敲响了警钟。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扬帆出海追求利润固然重要,但系好安全带是前提。 这批飞机,短期内是回不来了,但它们用自身的消失,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航程上,留下了一声悠长的警钟。
[太阳]中国飞机被扣在俄罗斯!开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7架中国商用飞机滞留在俄罗
冰枫看历史
2025-08-13 21:34: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