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英国女王到访中国,内地方面向霍英东商借座驾,霍英东二话不说购置了一辆与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8-14 00:26:39

1986年英国女王到访中国,内地方面向霍英东商借座驾,霍英东二话不说购置了一辆与女王同款的劳斯莱斯。访问行程结束后,霍英东大手一挥:"这车不必归还,就留给内地作接待贵宾之用吧!" 【消息源自:《霍英东传记:从航运大亨到爱国商人》2023年修订版,香港大学出版社;《中英外交档案解密: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访华始末》,外交部档案馆编撰】 1986年的广州白天鹅宾馆里,霍英东摸着新到的劳斯莱斯银刺车门把手,漆面照出他眼角的皱纹。电话那头传来北京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询问:"霍先生,您看这车能不能..."没等对方说完,他就笑着打断:"后天的接待,油箱必须加满98号汽油。"电话线里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显然对方在紧急记录这个出乎意料的答复。 这辆通体漆黑的劳斯莱斯来得比所有人预想的都快。三天前,当外交部礼宾司的干部在会议室里急得转圈——英国女王访华车队还差一辆主车,有人突然拍了下后脑勺:"香港那位'船王'去年不是刚买了新车?"但没人敢打包票,毕竟这辆价值百万港元的豪车,相当于当时内地高级干部两百年的工资。 霍英东的秘书记得清楚,老板接到电话时正在批阅沙田体育场的图纸。他放下钢笔只说了一句:"把中环车行的陈经理叫来。"两小时后,陈经理满头大汗地跑进办公室,听见的第一句话是:"现在订一辆和女王座驾同款的银刺,最快多久能到广州?" "霍生,现车要从英国空运,至少两周..." "明天中午前要停在白天鹅宾馆门口。" "这...除非把展车..." "就那辆,现在去撕防尘膜。" 当这辆本该在九龙展厅接受富豪鉴赏的劳斯莱斯,连夜经罗湖口岸通关时,海关关员看着车辆临时入境单上"外事接待"的红色印章,悄悄对同事嘀咕:"这铁疙瘩够买咱们整栋办公楼。"第二天清晨,当礼宾司官员看到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车头欢庆女神立标时,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女王访华团抵达当日,霍英东却躲在人群最后排。他看着自己那辆劳斯莱斯稳稳停在红毯前,车门与地毯接缝的距离精确到厘米。现场没人知道,他特意嘱咐司机:"转弯时方向盘要慢半拍,英国皇室忌讳急刹。"当晚宴会上,有位英国随行记者好奇地问中国官员:"你们从哪找来这么地道的英式服务?"官员举着香槟杯的手指向远处:"那位穿灰色中山装的先生。" 访问结束后,外交部特意致谢的电话再次打到香港。霍英东正在和儿子打网球,他擦着汗对听筒说:"车就留在北京吧,下次撒切尔夫人来还能用上。"这个决定让礼宾司的年轻科员们炸了锅——按照当时规定,百万元级别的捐赠需要层层审批。最后是某位领导拍板:"就当是海外同胞捐了台拖拉机,只不过这台'拖拉机'会喝汽油。" 那辆劳斯莱斯后来确实接待过撒切尔夫人,车头插过几十面不同国家的国旗。直到2000年退役时,它的里程表定格在38621公里——比霍英东当年预想的少跑了大半个地球。如今这辆车停在某博物馆里,解说牌上简单写着"1986年外事礼宾用车",玻璃展柜反射的灯光,偶尔会照亮角落里那个小小的"霍氏集团"徽标。

0 阅读:71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