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12年,胡仙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按照宣武帝时期的律令:子贵母死。没想到,胡仙真不仅不害怕,反而非常高兴。 胡仙真出生于安定临泾,她的父亲胡国珍只是一个小官,不过她的姑母有点厉害,是个能进入宫廷讲解佛经的尼姑。 胡仙真从小聪明伶俐,能读书作诗词,还会骑马射箭,而且还能跟着姑母学佛理。 16岁那年,胡仙真跟着姑母进宫讲经。 看到宫里的生活是如此奢华,胡仙真决定留下来,于是她想放弃打吸引元恪的注意,为此,她还给元恪讲了一通佛理,元恪一高兴,就把她留在宫里,封她为承华世妇。 世妇的位份并不高,但是胡仙真不介意,因为她知道自己只要进了宫,就有机会一步步成为后宫之主。 在美女如云的后宫,胡仙真并不出众,所以她就想方设法吸引元恪的注意。 经过一番观察,胡仙真发现宣武帝元恪还没有儿子。其实他有过两个儿子,皇后于氏生的儿子被贵嫔高英和她的叔叔高肇害死了,高英自己的儿子被自己弄死,据说是为了保命,因为当时的律令是子贵母死。 胡仙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她要为元恪生儿子。 胡仙真没有机会侍寝,她就自己创造。她让人传话出去,“天子怎能无子?后妃怎能因为怕死而令天子无后?” 果然,元恪听到后,当晚就召胡仙真侍寝。 之后胡仙真为了再次吸引元恪,在宫里表演射箭。果然,元恪对胡仙真又提起了兴趣,让她三番五次侍寝。 公元510年,胡仙真生下一子,取名元诩。 公元512年,元诩被立为了太子。按照律令,胡仙真应该被处死。但是她非但不怕,还非常高兴,还说为了天子,她愿意舍出她的生命。 胡仙真这么说,既是为了说给宣武帝元恪听,也是为了说给朝臣听。为的就是给皇上和朝臣一个理由,废除这条律令。 果不其然,她的话感动了皇帝也感动了朝臣,这条律令被废除了,胡仙真也被封也贵嫔。 这时,胡仙真离她的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驾崩,太子元诩继位,为孝明帝。胡仙真被尊为皇太妃,皇后高英被尊为皇太后。 当时高英就想,她是皇太后,可以临朝称制。而一旦她临朝称制,她首先要杀的就是胡仙真,因为她早就看胡仙真不顺眼了,之前一直想杀胡仙真,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逞。 不过胡仙真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她知道她和高英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她们比的是谁出手快。 所以,胡仙真先以谋害于皇后和皇子元昌为由,将高肇诛杀,然后又将高英的皇太后位废了,让她去瑶光寺出家为尼,还不允许她随意进宫,还把自己尊为皇太后。 公元518年,胡仙真以“月食发生,国母将崩”,想方设法把高英杀了。 高英死后,胡仙真想自称“朕”垂帘听政。为此,她特意铺垫了一番,她让人到处传说,说她在出生时,红光照亮了整个房间。还说,她的父亲当时就感到奇怪,问相士,相士说,她有天地之母之相。 之后胡仙真真做了一段时间的好皇帝,但是不久后,她开始迷恋至高无上的权力,开始追求奢靡生活,开始寻找面首。 清河王元怿成了胡仙真的第一个面首,胡仙真经常以讨论政事为由,召他进宫,胡仙真不仅升任他为司徒,还将朝政大事都交由他来管理。 但是,领军将军元乂与清河王元怿有仇。有一次因犯法,还是遭到了清河王元怿的惩戒。 为此,元乂找到同样和清河王元怿有仇的卫将军刘腾,他们联合起来发动政变,把清河王元怿杀了,然后又把胡仙真抓了起来,幽禁在宣光殿。 元乂本来打算杀了胡仙真的,但是看在她是小皇帝的母亲,还是自己妻子姐姐的份上,就只是把她关了起来。 有野心的胡仙真并不会坐以待毙,她想法自救。胡仙真暗中买通了看守她的人,让他们与她信任的侍中穆绍、宦官张景俊等人联系。 公元525年,侍中穆绍、宦官张景俊通过收买元乂和刘腾身边的人做内应,将这二人杀了后,把胡仙真救了出来。 胡仙真被关到重新掌权,她用了五年时间。 此时她的儿子元诩已经16岁,完全可以独立执政了,但是胡仙真贪恋权力,她要继续临朝称制。 然后,她又开始寻找面首,整日沉浸在奢靡的生活当中。上行下效,胡仙真奢侈淫逸的生活,导致北魏朝政一片混乱。 公元528年,19岁的孝明帝元诩眼看北魏政权摇摇欲坠,母亲不仅没有把政权交给他的意思,于是他写密信给山西的第一领民酋长尔朱荣,让他带兵勤王,以逼迫胡仙真交出政权。 但是胡仙真知道后,直接让人把儿子谋杀了。还逼迫他的嫔妃全部出家为尼。而在这些出家的嫔妃里,就有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 尔朱荣对胡仙真的做法非常气愤,于是率兵攻入洛阳,活捉了胡仙真。 最终胡仙真被捆住手脚,绑上石头,在成千上万人的围观下,装进了竹笼,沉入了河底。 一个又漂亮既有才情的女子,就因为私欲太重,最后落了这样的下场,实在为世人不齿,可惜可悲可叹! 胡仙真虽然有着一身才华和谋略,但她却被不断膨胀的野心和欲望害了,让她不但失去了性命,还将北魏带入了末路。
公元512年,胡仙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按照宣武帝时期的律令:子贵母死。没想到,胡
历史奇话站
2025-08-14 04:18:45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