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Fab厂扩产根本没概念,张口就是国产扩的慢,Capex见顶。
你知道扩一条产线需要多少人支持么?这些人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无中生有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条产线从设备搬入到调试串线,到良率爬坡,到稳定运营,这中间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放到全球其他小国家那根本不敢想象,也就这几个科技大国玩得起。
国内从2023年7纳米开始起量,国产设备真正在先进线开始验证,也就是2023年开始上规模,很多设备2023年都是空白,从开始立项研发到设备成型,中微华创这种高投入大厂拼了命的干,也要一年以上,大部分新设备都是2025年开始交付验证,很多新设备起量的节奏就是2026年开始。
很多人把一些很困难的事情看的风轻云淡,任何成功背后都要付出惊人的努力。今天中国能跟美国在桌上坐下来一起谈,核心就是高科技的不断突破带来的支撑和底气。没有国产的替代,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这些真正支撑国产进展的公司,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