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验尸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14 15:18:07

1942年,赵尚志牺牲后,一个汉奸在验尸时,用脚踢了踢他的脑袋,这时,旁边叛变的战友打了这个汉奸一巴掌,怒喝道:“你是没有手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08年,赵尚志出生在东北的朝阳县,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寄望他成为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人,他没有辜负这份期待,年纪轻轻便考入黄埔军校,在那个军人如云的年代里脱颖而出,在黄埔,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坚定地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蒋介石的清党行动让他感到失望,他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救中国。   赵尚志离开南方,回到东北,他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投入到了反帝、反军阀的地下活动中,他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抗联统帅的,而是一点一点从最基层干起,从组织小规模的斗争,到逐渐带领起一支支抗日武装,他的眼睛受过伤,肋骨也曾断裂,但这些都没能让他停下脚步,每一次战斗后,赵尚志都在思考如何组织更有效的抵抗。   1933年,他组建了珠河反日游击队,这支队伍成了东北抗日力量的一股中坚,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用木炮、铁锹、猎枪去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军,但赵尚志并不气馁,他懂得利用地形,懂得打游击战,懂得心理战术,他的队伍逐渐壮大,日军在东北的据点屡次遭袭,甚至在一些地方不敢轻易出兵。   赵尚志不是那种靠名气吃饭的人,他更像是一个实干家,他知道,仅靠一支小队是无法与日本人长期对抗的,他开始整合各地抗日力量,与不同背景的部队合作,最终促成了东北抗联的雏形,他担任第三军军长,继续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敌人周旋,也正因为他战果频出,日军将他列为重点清除对象,甚至开出高价悬赏。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公平的,赵尚志曾两次被开除党籍,第一次是因为上级对他的误解,第二次则是因为日军发布了假消息,声称他在苏联叛变,他被苏联方面关押,尽管他不断申诉,也始终无法洗清嫌疑,直到1941年,苏联才释放他,赵尚志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他知道,想要洗清一切,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战斗。   他回到东北,带着五个人重新组建抗日队伍,这五人组成的队伍,短时间内再次壮大,赵尚志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也再次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这时的他,比以前更谨慎,也更坚定,他知道日本人不会放过他,而他也不打算留遗憾。   1942年2月,赵尚志遭遇了人生中最致命的一次背叛,当时已经是最困难的时期,队伍缺粮少弹,赵尚志不得不打开信任的门,他遇到一个自称做皮货生意的人,叫刘德山,这个人看起来热心,还带来了物资,赵尚志心存感激,不但分给他枪支弹药,还将他编入队伍,几天之后,这个“商人”带着另一个汉奸张青玉,提议去攻打一个伪警察据点,赵尚志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带人前往。   当队伍行至梧桐河附近时,赵尚志中弹倒地,开枪的人正是那个他亲手发枪的刘德山,赵尚志没有立刻死去,他忍痛拔枪,击毙了刘德山,然而张青玉早已溜走,带来了日军和伪军,赵尚志因伤势过重,被敌人俘虏。   日本人对赵尚志施以酷刑,但他始终咬牙不语,他骂敌人是民族的败类,却从未吐露半个字的党的秘密,他的身体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八小时后因伤势过重去世,即使死去,他的眼睛也睁得大大的,仿佛还在怒视着那些施暴者。   日军为了确认他的身份,找来了谢文东,这是赵尚志过去的战友,曾经与他并肩战斗,谢文东家世富裕,原本与革命无缘,但日本人的侵略让他失去一切,他也加入了抗联,后来因为战略分歧,两人渐生矛盾,谢文东固守根据地,而赵尚志主张游击战,最终谢文东在日军重压下投降,成为了伪军。   谢文东看到赵尚志的遗体时,内心五味杂陈,他认出了这位昔日战友,却已无能为力,他请求日军给赵尚志准备一口好棺材,但遭到拒绝,日本人只想着邀功请赏,把赵尚志的头颅装进木盒,打算送往长春,尸体则被丢进松花江。   飞机上寒冷至极,头颅被冻住,日军感到满意,他们想将这颗头颅带回日本展示,但在长春暖和的办公室里,头开始化冻腐烂,不得已,他们打算焚毁,就在这时,般若寺的倓虚法师得知了消息,这位和尚因与关东军司令有交情,设法取得了赵尚志的头颅,并偷偷将其埋在寺庙墙下。   多年后,这段历史被重新揭开,谢文东曾在赵尚志头颅被亵渎时,狠狠扇了汉奸一耳光,这一掌,并不能洗清他的背叛,但却表达了他最后的忏悔,他没有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赵尚志却成为了英烈的象征。   赵尚志生前立下誓言,不赶走鬼子就不结婚,他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未曾放弃,他的牺牲,是东北抗联最大的损失之一,他的精神,却穿越了时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信息来源:黑龙江史志|《赵尚志将军被捕遇难经过》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