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国终于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巴基斯坦欠我们300亿美元外债,也终于可以

冰枫看历史 2025-08-14 20:37:53

[月亮]中国终于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巴基斯坦欠我们300亿美元外债,也终于可以还清了。 信源:中国化工报——巴基斯坦与美国签署能源协议 一个多月前,巴基斯坦突然宣布要推举特朗普竞选诺贝尔和平奖,这事让外界看了一场热闹。多数人想当然地认为,这不过是巴方在感谢特朗普“调停印巴冲突”后,给美国递上的一份顺水人情。毕竟,巴基斯坦国力有限,许多方面依赖外部,对美国示好似乎也合情合理。 谁知几天后,当美巴宣布将合作开发巴基斯坦储量惊人的石油资源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这哪里是什么简单的奉承,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消息一出,印度那边自然是怒火中烧,而一个更微妙的问题也随之浮现:一向与中国亲如兄弟的“巴铁”,关系会因此生变吗?在这场看似“引狼入室”的棋局背后,巴基斯坦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眼下,巴基斯坦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经济长期停滞,人均GDP仅有1500美元。最头疼的还是外债,单单欠中国的就高达300亿美元,日常运转基本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模式维持。同时,国家对进口的依赖也到了危险的边缘,仅成品油一项,就曾占到进口总额的三成以上。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和外汇储备告急,这种依赖正一步步把国家财政拖入深渊。 不过,今年早些时候与印度的空中冲突中,巴基斯坦难得占了上风,短期内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和平发展窗口。趁着这个机会,巴基斯坦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能盘活全局的经济增长点。 最新勘探数据显示,其境内可能蕴藏着高达2270亿桶石油和1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潜力惊人。不过这些资源大多是开采难度极高的页岩油,要知道巴基斯坦既没有开采页岩油必需的尖端技术,也缺乏相关的炼化经验,再加上巴基斯坦根本掏不出勘探开发所需要的天文数字般的资金。过去,紧邻中东的地理位置让他们能廉价进口油气,开发自家资源的动力不足。可是现在,当国家陷入困局,这片新发现的油田,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要啃下页岩油这块硬骨头,就必须寻找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和最雄厚的资本。放眼全球,能同时满足这两点的,答案几乎只有一个:美国。毕竟老美曾有一段长达二十年的“页岩革命”,在技术和经验上遥遥领先,而且还能提供巴基斯坦急需的巨额资金。 那么,为什么不找关系更铁的中国呢?巴基斯坦有自己的小算盘。首先,已经欠了中国一大笔钱,再找中国开口一个耗资同样巨大的新项目,不仅自己面上过不去,也可能拖累现有的中巴合作项目。再者,尽管中国的页岩油技术进步很快,但客观地说,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从追求效率和收益最大化的角度看,选择技术最成熟、资金最充裕的美国,无疑是当下最理性的商业决策。 而且新油田位于安全形势复杂的俾路支省,当地武装分子活动猖獗,曾多次袭击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外国人。如果由中方主导开发,必将成为武装分子的首要目标,安保压力巨大。而邀请美国入局,情况就不同了。为了保障自己的能源利益,美国必然会动用其强大的军事和情报力量,协助巴基斯坦稳定当地局势。这么一来,巴基斯坦相当于请美国来“排雷”,自己坐享其成,对高度重视海外公民安全的中国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减负。 就在石油合作消息公布前,巴基斯坦外长访问华盛顿,成功说服美方将巴基斯坦输美商品的关税从29%降至19%,这对以纺织业为支柱的巴基斯坦堪称一针强心剂。作为对比,特朗普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要对印度加征惩罚性关税。这一拉一打,美国借此平衡南亚格局、离间中巴关系的意图昭然若揭。 巴基斯坦对美国的心思不可能不心知肚明。所以其外长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与美国的合作绝不会影响中巴关系,并主动向中国通报了合作意向,表示同样欢迎中国资本加入。这种既给了美国“面子”,又保住了中国“里子”的务实做法,让巴基斯坦在这场博弈中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过说到底,巴基斯坦新发现的油气储量之大,也并非美国一家就能“吃下”。巴方真正的目标,是把能源产业打造成国家经济的发动机,彻底摆脱进口依赖。而要实现能源出口,由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就是绕不开的关键枢纽。再加上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和巴基斯坦最大的债权国,中国未来必然是这些石油的重要买家。巴基斯坦的石油,既是商品,也是未来偿还中国债务的最大指望。 对中国而言,这其实是个好消息。它不仅意味着此前的援助没有白费,而且一个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兄弟”,才能更好地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稳定的战略支点。美国的离间计也注定是徒劳的,中巴几十年风雨同舟的友谊,远非一两个合作项目就能动摇。 真正的大国建交,并不是要求对方凡事以你为先,而是尊重彼此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路径。巴基斯坦引入美国解决自身燃眉之急,同时为偿还对华债务创造条件;而中国则以开放和理解的姿态看待这一切。可以预见,随着巴基斯坦经济的盘活,中巴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只会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0 阅读:66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