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在美军阵地上缴获了很多罐头,本以为里面是美国大兵的口粮,

吴术说史 2025-08-15 09:51:39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在美军阵地上缴获了很多罐头,本以为里面是美国大兵的口粮,结果打开一看,所有人都傻眼了

罐头里装的是美国人的粪便

怎么会这样?这是美军对我们的侮辱吗?

恰恰相反,造成这种情况的正是志愿军的一名狙击手,这名狙击手叫张桃芳,被战友们称为“上甘岭狙神”的他,经常趁美军出去解手的时候狙杀美军,时间一久美国大兵们都不敢走出战壕,只能躲在战壕里用罐头来解决问题,这充分表现了张桃芳对美军的震慑力

张桃芳有多厉害呢?抗美援朝时,他曾经在32天的时间内狙杀了214名敌军士兵

有人说,这也不算什么,在二战里还有比张桃芳战绩更好的狙击手

但是张桃芳的神奇在于两点:

一是他在此之前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狙击训练,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他还只是一个刚刚入伍不久的新兵

二是他的装备并不是最顶级的,仅仅是一把没有光学瞄准镜的M1944式莫辛纳甘步枪,这只是一种普通的苏联步枪,他仅用了442发子弹就干掉了214名敌军士兵

张桃芳为什么这么神奇,难道他天生就是一个狙击手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张桃芳刚入伍的时候,在部队的第一次射击考核中连续三枪脱靶,如此糟糕的成绩使得他被连长调到了炊事班,一心梦想上阵杀敌的张桃芳不甘心,在排除了装备问题后,他一有时间就刻苦训练射击技术,他在朝鲜零下三十多度的冬天不停地练习击发,白天练完晚上接着练,晚上找不到目标就对着油灯练习,就凭着这样的日夜苦练,张桃芳的水平突飞猛进,上甘岭战役开始后,他跟随部队进驻597.9高地

张桃芳特别善于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刚到上甘岭的时候他总是打不中敌人,他想到敌人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一个活靶,需要提前预判敌人的动作和打好提前量,他逐渐摸索创造出“三点交兵”游击射击战术,并以此在上甘岭战役中大放异彩

美军也知道志愿军中存在一个狙击高手,为了除掉张桃芳,美军也派来了一个技术高超的狙击手,张桃芳在引诱对方狙击手的时候喜欢用枪来挑头盔,使对方提前暴露位置,但是这一次无论张桃芳怎么引诱,对面的敌人就是不上当,张桃芳知道这次是遇到高手了

在等待和摸索中张桃芳确定了对面狙击手的位置,敌人隐藏在对面山头两块岩石的缝隙中,张桃芳找了一个机会迅速出枪,就在瞄到对方头部的时候被对方发现,敌人马上把脑袋一偏,并用机枪火力把张桃芳压制在掩体内

随后就是漫长的试探和等待,张桃芳每次稍微露出行迹,对方的子弹马上就回飞来,张桃芳在试探中发现,对方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的左侧,很少向右侧发枪,于是他悄悄转移到右侧,等了十几分钟,发现对手还是总往左侧发枪,显然对手没有发现张桃芳已经转移,于是他在对手刚刚射出一颗子弹,注意力还在左侧时迅速起身瞄准对手,在他射出子弹的一瞬间对手也发现了他,还朝张桃芳的方向射了一枪,对手被张桃芳击中倒地,对手的子弹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过,这场精彩的狙击高手的对决,最后还是以张桃芳的胜利而告终

狙击手的工作十分危险,随时会遭到敌人的打击报复,张桃芳屡次遭受危险,但却总能化险为夷,战后,张桃芳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狙击英雄”称号

1954年,张桃芳通过了飞行员考核测试,成为我国第一代歼击机飞行员,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在战场上拿起过狙击枪,他的那支M1944型步枪于1959年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2007年,77岁的老英雄张桃芳去世,一代狙击之神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0 阅读:265

猜你喜欢

吴术说史

吴术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