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年的一天,值守崇政殿的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四人突然杀死侍卫抢夺兵器,硬闯宋仁宗的寝殿。这个案子极为诡异,幕后黑手至今说法不一。 东京汴梁,大内皇宫值守此处的四名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本该是守护宫禁的忠诚卫士。 此刻,四人突然暴起! 他们以袭杀了毫无防备的同僚侍卫,抢夺兵器。 四人联手,冲向大宋天子赵祯的寝宫福宁殿。 突如其来的杀戮,瞬间撕裂了皇宫的宁静。 沿途遇到的太监、宫女,在四名武装叛军的刀锋下四散奔逃,毫无抵抗之力。 叛军的目标就是皇帝本人。 他们抓住一名宫女,逼问皇帝所在,宫女惊恐摇头,被一刀砍伤手臂。 叛军如同无头苍蝇,开始在宫殿中疯狂搜寻,但皇帝的寝殿福宁殿,正是他们最终锁定的方向。 此刻的福宁殿内,宋仁宗赵祯刚刚结束一天的政务,已然安寝。 殿外值夜的宫女不详的预感攫住了她们。 当看到手持血刃、面目狰狞的颜秀等人冲破外围阻拦,直扑殿门而来时,宫女们尖叫着四散逃命。 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张氏的宫女转身冲进寝殿,一把将惊醒后尚在懵懂中的宋仁宗从御榻上拽起。 她反手死死锁上了厚重的内室房门! 几乎就在门闩落下的同时,颜秀等人已冲到寝殿大门外。 叛军发现大门紧闭,瞬间暴怒。 他们挥刀猛砍殿门,同时,他们点燃了帷幔、门帘,试图用烈火和浓烟逼出皇帝。 火光腾起,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曹皇后展成了混乱中的定海神针。 她严令所有宫人紧闭门户,死守内室,绝不能让皇帝暴露。 一面迅速组织起身边的宦官,指挥他们取水灭火。 同时派人火速出宫,向负责皇宫卫戍的殿前都虞候王守忠求援。 为了激励宦官们,曹皇后当场剪下他们的头发作为日后论功行赏的凭证。 殿外的厮杀同样惨烈。 闻讯赶来的宿卫禁军与颜秀等四名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这四人武艺高强,异常凶悍。 他们利用对宫廷地形的熟悉负隅顽抗,竟造成了十余名禁军伤亡。 激战中,颜秀、郭逵、孙利三人先后被斩杀。 而王胜则趁乱逃脱,整个皇宫笼罩在血腥与混乱之中。 直到天明,才被初步压制。 惊魂未定的宋仁宗,在侍卫的严密保护下,离开一片狼藉的福宁殿,躲进了宠妃张美人的居所寻求庇护。 将善后与指挥的重任,留给了尚在福宁殿的曹皇后。 天亮后,曹皇后立即下令全宫搜捕漏网的王胜。 宋仁宗随后也下旨要求生擒王胜。 然而,当禁军首领杨景宗、邓保吉等人最终在北楼找到王胜时,这个唯一的活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乱刀砍死! 曹皇后和皇帝“留活口”的旨意,被公然无视。 王胜的死,掐断了追查幕后主使最直接的线索。 朝堂之上,围绕着如何处置此案,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一向以宽仁著称的宋仁宗,竟出人意料地采纳了夏竦的建议。 案件严禁外朝官员插手,对外则要求严格保密。 调查草草收场,仅将负责宫廷安保的内侍杨景宗、邓保吉等数人降级外调了事。 更令人费解的是,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宦官杨怀敏,在夏竦的力保下,竟得以保留原职。 御史台官员们对此结果极度不满。 他们痛斥调查敷衍了事,指出叛贼多次被要求留活口却均遭灭口,显系有人故意为之。 然而,这些谏言,却石沉大海。 宋仁宗不仅未予理会,反而在朝堂上公开褒奖张美人在事变中的“护驾之功”。 全然不提曹皇后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关键作用。 翰林学士张方平实在看不下去,指出尊崇张美人而忽视皇后功劳不合礼法,宋仁宗才暂时作罢。 这场发生在帝国权力核心的刺杀案,最终成为一桩无头公案。 真相,或许永远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下,成为大宋宫廷一个永不消散的幽灵。
1048年的一天,值守崇政殿的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四人突然杀死侍卫抢夺兵
书山墨客
2025-08-15 10:1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