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胶东军阀刘珍年俘虏了老长官褚玉璞后,索要一百万大洋的赎金,后经张学良斡旋,降为五十万。不想,刘珍年拿了褚家人的钱后,却把褚玉璞给杀了。 1928年,奉系在“二次北伐”中惨败,退往关外,依附于奉系的张宗昌的 “直鲁联军” 随之土崩瓦解。 作为“直鲁联军”二号人物的褚玉璞仓皇出逃,先躲到大连租界,后又辗转至天津。此时的他仍不死心,暗中联络旧部,和张宗昌等人约定,纠集力量重返山东。 此时,“直鲁联军”的旅长刘珍年在胶东半岛趁势崛起,在吞并了周围的几股武装后,所部扩充的近三万人,走动南京的关系,得了一个 “暂编第一军” 的番号,自任上将军长,成了割据一方的新军阀。 1929年2月,张宗昌、褚玉璞等人带着收拢的旧部,气势汹汹杀向胶东,准备赶走刘珍年。 一番激战后,刘珍年获胜,张宗昌逃走,来不及跑得褚玉璞在刘珍年“不会杀俘”的口头承诺下,率残部投降。 褚玉璞被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天津,他的家人顿时慌了手脚。褚玉璞的几个姨太太急忙四处奔走,联络褚玉璞的旧部和亲友商议对策。 此时的刘珍年已经派人送来消息,开出了一百万大洋的天价赎金,声称只要钱一到,立刻放人。 一百万大洋在当时是什么概念?按照当时的物价,一块大洋可以买三十斤大米,这笔钱无疑是天文数字。 褚家人无奈之下,只能变卖田产、房产和古玩字画,同时向褚玉璞的旧部和亲友借钱。 但褚玉璞为人素来吝啬,当年发达时对部下和亲友多有克扣,如今落难,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寥寥无几。褚家人东拼西凑,几个月下来也只筹集了不到三十万大洋,与一百万的数目相去甚远。 张学良得知此事后,决定面斡旋,派人与刘珍年交涉,晓以利害。来人告诉刘珍年,褚玉璞毕竟是北洋旧人,如今虽然兵败,但杀了他会引起其他军阀的不满。 同时,张学良也暗示可以在南京的蒋介石那边为刘珍年美言几句,帮助他巩固地位。刘珍年顺水推舟,表示愿意给张学良面子,将赎金降至五十万大洋,并且承诺只要钱到账,立刻释放褚玉璞。 得到刘珍年的承诺和张学良的担保后,褚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多方筹措,终于在1929 年8月凑齐了五十万大洋,由专人护送从天津运往烟台。 钱一到手,刘珍年立刻清点入库。看着堆积如山的大洋,刘珍年的心里却打起了别的主意。他转念一想,褚玉璞毕竟是老资格的军阀,手下还有不少旧部,如果放他回去,万一将来卷土重来,岂不是给自己留下祸患? 而且褚玉璞为人睚眦必报,这次被俘受辱,必然怀恨在心,放他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 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刘珍年狠下心来,决定撕票。 刘珍年对外依旧装作要释放褚玉璞的样子,暗地里却已经下达了处决的命令。 9月的一天,几名士兵来到关押褚玉璞的房间,谎称要将他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褚玉璞信以为真,还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重获自由。当他被押到烟台郊外的一片荒滩时,士兵们突然停了下来。领头的军官冷冷地说:“褚督办,对不住了,刘司令有令,送您上路。” 褚玉璞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他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刘珍年忘恩负义、言而无信。但此时说什么都晚了,随着几声枪响,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军阀大佬倒在了血泊之中。 刘珍年为了掩人耳目,命人将褚玉璞的尸体草草掩埋在荒滩上,对外则宣称褚玉璞 “逃跑时被打死”。 刘珍年杀了褚玉璞,虽然得到了五十万大洋的军费,但却在无形中给自己惹来了大麻烦。首先是张学良的不满,张学良觉得自己的面子被刘珍年驳了,对刘珍年的好感荡然无存。此后,张学良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刘珍年 “背信弃义”,并开始暗中支持其他军阀对付刘珍年。 其次,褚玉璞的旧部对刘珍年恨之入骨,纷纷表示要为褚玉璞报仇。虽然这些旧部此时已经树倒猢狲散,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刘珍年抗衡,但他们的存在始终是刘珍年的一块心病。那些原本中立的军阀也因为此事对刘珍年产生了戒备心理,不愿意与他合作,使得刘珍年在军阀中的孤立无援。 南京这边也抓住这个机会,对刘珍年施加压力。蒋介石一直想将胶东地区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刘珍年的 “赎金骗局” 正好给了他借口,去电谴责刘珍年 “滥杀无辜、目无法纪”。 刘珍年虽然凭借手中的军队暂时保住了地盘,但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 1932年,韩复榘出任山东省主席,命其统一山东军政。韩复榘上任后,见胶东还是“独立王国”,很是不满,在积攒力量后,派兵进攻刘珍年。 两军激战数月后,刘珍年失去大部分地盘,后在南京的“调停”下,刘珍年放弃胶东,带着残部乘船海运,移防温州。 失去胶东这个根基之地后,刘珍年的部队被分化瓦解,他后来也被老蒋派人抓捕关押。刘珍年性烈如火,被抓后也不服软,这让本来只打算夺去他兵权的老蒋起了杀心。 1935年5月13日,刘珍年在南昌被处决,时年37岁,这个叱咤一时的“胶东王”,最终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1929年,胶东军阀刘珍年俘虏了老长官褚玉璞后,索要一百万大洋的赎金,后经张学良
国际大碗说
2025-08-15 10:51: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