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起诉美国公司窃取机密,索赔9999万 2025年8月13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一桩特殊的诉讼案,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屹唐股份起诉美国半导体巨头应用材料窃取商业机密,索赔9999万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很微妙,就差1万元就到1亿,显然不是巧合,而是中国企业的一种态度,核心技术,寸土不让。 屹唐指控应用材料挖走其两名前员工,这两人曾在屹唐的全资子公司工作,并签署了保密协议。 没想到的是,他们跳槽到应用材料后,立马在中国申请专利,而专利内容正是屹唐的核心技术,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 更离谱的是,应用材料还涉嫌用这些技术生产设备,卖给中国客户,相当于“偷了你的技术,再卖回给你”。 这场诉讼不仅是两家公司的商业纠纷,更是中美半导体产业博弈的最新缩影,中国企业在技术自主权上,终于不再忍气吞声,而是直接法庭见。 应用材料没有选择自主研发或合法合作,而是直接挖人,然后“顺手”把技术变成自己的专利,这种操作,简直是“合法抢劫”。 更讽刺的是,几年前应用材料还曾起诉屹唐的子公司MTI“窃取商业机密”,指责MTI挖走17名工程师。 现在屹唐反诉,颇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 从体量上看,这场诉讼堪称“小虾米挑战大鲸鱼”,应用材料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的绝对霸主,市占率24%,拥有2.2万项专利,几乎垄断14nm以下先进制程设备市场。 相比之下,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整体规模仍然偏小,21家主要上市公司总营收仅30亿美元,不到全球市场的2.5%。 但屹唐并非毫无胜算,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近年来大幅提升,明确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最高可判5倍惩罚性赔偿。 屹唐的诉讼策略非常精准,不仅要求赔偿,还要求停止专利申请、销毁侵权产品,甚至要求法院确认专利申请权归屹唐所有。 如果胜诉,这不仅是对应用材料的打击,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中国企业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技术奶牛”。 屹唐索赔9999万,显然不是随便定的数字。它接近中国法律规定的惩罚性赔偿上限,并且适用3倍赔偿计算,表明屹唐是经过精确计算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不会再退让哪怕“1万元”。 市场对这场诉讼的反应也很积极,消息公布后,屹唐股价一度上涨2.2%,说明投资者看好这场法律战的象征意义。 如果连应用材料这样的巨头都能被起诉,那其他中国企业未来面对类似情况时,也会更有底气。 过去几年,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不断加码,从芯片禁令到设备封锁,再到人才限制,试图全方位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 但屹唐的诉讼表明,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法律战场上反击。 这场诉讼的胜负尚未可知,但它的意义已经超越案件本身。它证明了中国半导体企业不再只是技术追随者,而是规则挑战者。 可以预见,之后类似的诉讼可能会越来越多,而每一次交锋,都是中国科技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毕竟,技术可以追赶,专利可以申请,但尊严,必须自己争取。 中国半导体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还要警惕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 这回屹唐股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无疑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希望通过法律的公正裁决,能够让侵权者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整个行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一个公平、健康、创新的发展环境。 相信在未来,随着中国半导体企业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一定能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不再被他人随意窃取成果,挺起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脊梁。
脸都不要了?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起诉美国公司窃取机密,索赔9999万 202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8-15 12:23:50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