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甲骨文!国产数据库如何点亮中国数字未来?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

锐擎看科技 2025-08-15 20:34:14

再见了,甲骨文!国产数据库如何点亮中国数字未来?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然而回望过去,我们曾长期在数据库这样的核心基础领域受制于人——三十年前,面对西方的技术壁垒,国内企业不得不依赖于甲骨文(Oracle)等国外厂商的数据库产品,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更在技术发展和信息安全上处处受人掣肘。

甲骨文早在1989年就进入中国,凭借先发优势填补了市场空白,其产品深入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核心系统,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一度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企业用户采用之后几乎形成了一种“绑定”关系,同时也会面临高昂的授权费用和维护成本,甚至因为违约被罚天价罚金,比如联通就曾被罚6000万美元。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行业意识到技术自主、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但今非昔比,变化正在发生,而且来得迅猛。就在近日,《金融电子化》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六家国有银行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仅有少量业务系统应用Oracle数据库,而使用华为云GaussDB数据库的业务系统数量占比则最高。此前,IDC的研究数据也指出,华为云数据库以13.9%的份额位列本地部署模式市场份额第一,首次超过Oracle数据库!这些成绩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科技长期坚持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国产数据库的时代已经到来!

就拿华为云GaussDB数据库来说,其之所以受到金融、能源等行业用户青睐,核心在于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其“三层池化”架构让计算、内存、存储资源能灵活组合、秒级扩展。最关键的是,企业迁移到GaussDB数据库,业务免改无缝上云,大幅降低了替换门槛,这一技术也显著优于业内同类产品的表现。同时,GaussDB实现了从底层芯片到上层软件的“全栈自主可控”,业内首个且唯一通过安全可靠测评Ⅱ级认证,成为可靠的“安全底座”。

银行业务系统采用率的变化是最有力的证明。邮政储蓄银行基于GaussDB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支撑6.5亿客户日均20亿笔交易,峰值6.7万笔/秒,远超原来的Oracle系统;中国工商银行使用GaussDB后,系统故障恢复时间从过去的几十分钟缩短到仅两分钟,效率更是提升了10倍。在核心系统上对Oracle的成功替换,既保障了金融数据安全,也让曾经的“天价授权费”跌入历史故纸堆。

而甲骨文也吞下了“傲慢”的苦果,其在中国市场持续收缩,裁员不断、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这背后,是中国关键基础行业加速“去IOE”的坚定步伐。华为云GaussDB等国产数据库凭借过硬的技术、可靠的安全性等,成为多领域行业客户的首选。

从被迫依赖到自主选择,从技术受制到创新引领,华为云GaussDB等国产数据库的不断突围,不仅是一场商业胜利,更是中国科技打破封锁、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的重要里程碑。它照亮了中国数字经济自主发展的前路。再见了,甲骨文!属于中国数据库的自主时代,已经开启!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凝望瞬间

凝望瞬间

3
2025-08-15 21:52

加油努力!

锐擎看科技

锐擎看科技

锐擎喜欢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