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日本富家女不顾家人反对,远嫁数学家苏步青。哪料,日军侵华期间,富家女竟趁苏步青外出,在家中接待日本军官。凭借着日本人的身份和熟练的日语交谈能力,松本米子成功周旋于日军军官之间。她不动声色地保护了家中的重要科研资料和教学文献。
在那个动荡年代,一位日本女子跨越海洋,嫁给中国学者,却在战火中做出惊人举动。她接待敌方军官,表面顺从,实则守护机密。这段婚姻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与考验?
松本米子1905年出生于日本仙台一个教授家庭,作为独生女,她接受全面教育,精通多项传统技能。1925年,她进入东北帝国大学家政系就读,那里她结识留学生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出身浙江农村,通过勤奋于1919年赴日留学,先学工程,后转数学,1924年考入该校数学系,成为首位中国留学生。两人经朋友介绍相识,逐步建立联系。
米子家庭反对这段关系,父母担忧她去中国生活艰苦,同学也对苏步青背景表示不满。米子坚持选择,向家人说明苏步青的品质与前途。父母最终同意。1928年,两人结婚。
婚后米子调整习惯,支持苏步青研究。他在几何领域取得进展,如发现四次代数锥面。1931年,苏步青获博士学位,回国任浙江大学教授,米子跟随定居杭州。她适应环境,处理家务,学习本地语言和习俗。夫妇生活有序,苏步青专注教学与研究。
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浙江大学内迁。苏步青夫妇准备随队西移。米子收到日本电报,称父亲病重,要求返回。她选择留下,跟随丈夫。迁徙过程艰辛,途经多个地点,如贵州湄潭和遵义。条件简陋,夫妇共度难关。战争中,日本方面多次接触米子。
1938年,苏步青外出期间,几名军官上门,以家乡消息为由劝她回国。米子利用日语和身份应对,拒绝提供情报。军官试图拉拢,她保持立场。类似事件反复发生,日本领事馆以品尝家乡菜邀请,她前往但拒绝合作。
迁徙路上,日军检查行李,米子出示护照,阻挡盘问,确保资料安全。这些资料包括苏步青的数学手稿和大学教学文件,涉及几何公式和学生记录。她通过周旋,避免资料落入敌手。1940年冬,又有领事馆人员接触,她直言中国已成为她的家。
1942年,学校在湄潭稳定,军官携带物品上门,她应对后送走来访者。战争后期,1944年秋,另一队军官检查,她转移注意,保全文件。这些行动维持了苏步青的研究连续性。
苏步青在战时继续工作,米子支持家庭稳定。1945年战争结束,夫妇随浙江大学返回杭州。苏步青恢复教学。1952年院系调整,他转至复旦大学任教,夫妇移居上海。
1953年,米子加入中国国籍,改名苏松本,成为首批此类日本人。她继续操持家务。夫妇育有十一名子女,其中一子过继给兄长,留在台湾,任大学教授。苏步青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等职,推动数学发展。
1979年,中日关系改善,苏步青陪米子回日本。她阔别故土多年,重见熟悉景物。苏步青为她购置衣物,这是她长期未有的安排。米子健康渐弱,长年劳累影响身体。
1986年,她患病,苏步青陪伴。她留下嘱托后逝世。苏步青在回忆中指出,他的成就一半归功于妻子。他们的婚姻跨越国界与战乱,体现忠实与奉献。苏步青后来创办期刊,担任多项职务,直至2003年离世。
这段跨国婚姻故事,展现了个人选择在历史中的力量。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一起探讨这份情感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