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梁兴初将军被下放到太原一个化工厂劳动改造,一天他正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一名工人突然对他说:“梁师傅,我交给你一项任务。”
1973年,在山西太原的义井化工厂,其中有个叫梁兴初的高个子却总是沉默,他一米七八的个头,瘦得不到一百斤,大家喊他“梁师傅”或“老梁头”。
没人清楚他的来路,只知道是“犯了错误”下来改造的,工歇时,大家爱凑在一起闲聊,一位老师傅看着这位腰杆总是挺得笔直的“老梁头”,终于忍不住了,试探着问:“梁师傅,看您这身板,年轻时肯定不一般,给我们讲讲您的故事?”
当梁兴初回忆起在朝鲜时,而他作为首批入朝的38军军长,第一次战役,他因情报失误贻误战机,被彭德怀总司令指着鼻子骂:“都说你梁兴初是只虎,我看是只鼠,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
而他憋着一股雪耻的劲,梁兴初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了地图上,机会很快就来了,在第二次战役,他立下军令状,率38军向敌后穿插。
并且梁兴初给麾下113师下了死命令,一天一夜,靠两条腿狂奔145华里,硬是比坐汽车的美军早到了5分钟,像钉子一样扎进了三所里和龙源里,死死卡住了美军南逃的咽喉,美军的飞机大炮几乎把阵地犁了一遍,可阵地就是纹丝不动。
最终,美军丢下所有重装备,狼狈地翻山逃命,战后,彭德怀亲自起草嘉奖电,在结尾,加上了那句名垂军史的话:“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从此,“万岁军”威震天下。
这份临危不惧的底气,是从另一场血战里炼出来的——黑山阻击战,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廖耀湘号称“王牌”的西进兵团11个师杀气腾腾地扑过来,而挡在他们面前的,正是梁兴初刚组建不久的第10纵队,兵力和装备都处在绝对劣势。
在战前动员时,梁兴初指着地图吼道:“死守黑山,与阵地共存亡,纵队打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
而那场昏天黑地的血战里,阵地上的土被炮弹翻了几遍,工事炸平了,战士们就用身体去堵,10纵硬是把廖耀湘兵团钉在黑山几天几夜,为主力关门打狗赢得了时间。
梁兴初的坚韧不只在精神上,更刻在他的身体里,在一次搬东西时,工友看到了他身上纵横交错的旧伤疤,尤其是一道从左腮贯穿到后脑的疤,触目惊心。
那是1933年留下的,一颗子弹从梁兴初左脸颊打进去,他当场血流满面,却用纱布胡乱一缠,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打退敌人七次进攻才昏倒,在中央苏区,他前后负伤九次,几乎是每负一次伤就升一级,从班长一路“打”成了团长。
可他又不只是一员猛将,长征途中部队到了哈达铺,梁兴初奉命侦察,他脑子活,带着一个连化装成中央军,大摇大摆进了镇子,兵不血刃缴了国民党一个团的械。
更关键的是,梁兴初从镇上邮局搜罗回来一大堆报纸,正是这些报纸,让毛主席知道了陕北还有刘志丹的根据地,最终拍板,把长征的落脚点定在了陕北。
时间回到1979年,任桂兰带着申诉信找到丈夫的老战友、时任纪委负责人黄克诚将军,这年秋天,山西省军区的干部来到化工厂,当众宣布了为梁兴初平反的决定。
而整个工厂都炸开了锅,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那个天天和他们一起干活、沉默扫地的“梁师傅”,竟然就是那位打出了“万岁军”威名的梁兴初将军!
当梁兴初坐车离开时,许多工人自发站在路两旁送行,当年那个喊他讲故事的老师傅,追着车跑了很远。
而平反后,组织上想让梁兴初继续担任大军区领导,他却拒绝了,说自己年纪大了,位置应该让给年轻人,1985年,这位传奇将星陨落,享年72岁。
从叱咤风云的“万岁军”军长,到默默无闻的扫地工人,梁兴初的人生落差之大,非常人所能想象。
可真正让人敬佩的,也正在于此,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是由他的职位决定,还是由他本身是谁来决定,梁兴初用他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在云端指挥千军万马,他没有迷失;跌落尘埃坦然劳作,他亦没有沉沦,他骨子里的坚韧、朴实和忠诚,从未因境遇而改变。
但也正是这份不变的本色,让梁兴初无论身穿将军服还是工装,都能赢得最真挚的尊敬,这样的英雄,或许才是最真实的。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铁打的”虎将梁兴初》;红船编辑部——讣闻丨万岁军军长梁兴初夫人任桂兰逝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