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大将杂谈:粟裕授衔时年龄和林彪一样,陈赓最早辞世,10位大将竟有6人来自湖南?
01.年龄
十大大将中,年龄最大、资历最深者是张云逸大将,他是同盟会元老,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1955年授衔时,张云逸63岁。
年龄最小者是许光达,授衔时47岁。大将之首粟裕,授衔时年龄和林彪一样,都是48岁。
如果按照年龄,十大大将的排名如下:
张云逸(1892年),授衔时63岁;
徐海东(1900年),授衔时55岁;
黄克诚(1902年),授衔时53岁;
肖劲光(1903年1月4日),授衔时52岁;
陈赓(1903年2月27日),授衔时52岁;
王树声(1905年),授衔时50岁;
罗瑞卿(1906年5月13日),授衔时49岁;
谭政(1906年6月14日),授衔时49岁;
粟裕(1907年),授衔时48岁;
许光达(1908年),授衔时47岁。
与十大元帅相比,十大大将更年轻。授衔时,元帅的平均年龄是57.1岁,大将是51.7岁。
从年龄分布上看,元帅有六位“90后”,只有陈毅、徐向前、罗荣桓、林彪是“00后”,而十大大将中,只有张云逸一位是“90后”。
02.入党
肖劲光、陈赓,1922年入党;
徐海东、许光达、黄克诚,1925年入党;
王树声、张云逸,1926年入党;
粟裕、谭政,1927年入党;
罗瑞卿,1928年入党。
03.籍贯
十大大将中,超过一半来自湖南,像粟裕、黄克诚、陈赓等知名度较高的大将均来自湖南。
湖南6人:
粟裕、黄克诚、陈赓、肖劲光、谭政、许光达
湖北2人:徐海东、王树声
四川1人:罗瑞卿
广东1人:张云逸
(注:张云逸是广东文昌县人,今属海南省)
04.出身
大将中,陈赓出身最好,徐海东出身最苦。
粟裕、王树声二人是小地主家庭出身。
徐海东、黄克诚、张云逸、许光达四人是贫农出身,其中又以徐海东的出身最苦。
徐海东出身贫苦,他在家中排第六,因家庭贫困,九岁才入私塾,十二岁时因被富家子弟欺侮,他奋起反抗,被赶出学堂。随后,徐海东进入窑厂当窑工,一干就是十几年。
陈赓出身最好,他是地主家庭出身,爷爷陈翼琼是湘军将领,功成名就后解甲归田,购置田产。父亲陈道良,管理着数百亩田产。
罗瑞卿是破落地主家庭出身;肖劲光是小手工家庭出身;谭政是绅商家庭出身。
05.授衔
大将是仅次于元帅的顶级军衔,考虑的因素同样众多,除了考虑将军们的资历和战功外,还要兼顾各山头和各历史时期的平衡。
粟裕自然不用多说,战功显赫,如果只考虑战功和军事指挥能力,粟裕可以当元帅,只是粟裕资历不够,所以只能授予大将军衔了。
徐海东是陕北红军代表。陕北红军的规模不如红军三大主力,创始人刘志丹也已经牺牲,所以在元帅中就没有代表,作为弥补,再考虑到徐海东在中央红军最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所以徐海东就成了开国第二大将了。
黄克诚,富有远见,抗战胜利后曾建议中央军委派遣十万重兵抢占东北,意义重大。担任过新四军第三师师长等重要职务,以其资历、职务和贡献,授予大将也不足为奇。
陈赓,入党时间早,二野代表。而且不管在哪个时期,陈赓的表现丝毫不差。
谭政,政工代表,相当于元帅里的罗荣桓。
肖劲光,奉命组建海军,是中国首任海军司令员,这是他获得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张云逸,资历最老。入党前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同盟会元老、黄花岗义士,入党后又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当过新四军副军长以及华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务。张云逸虽然是大将,但因其资历太老,中央军委经过讨论后,决定让他享受元帅级别的待遇。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代表。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代表。
许光达,红二方面军代表,装甲兵司令,同时也是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为此,许光达曾多次请求“降衔”,找了老领导贺龙、彭德怀,甚至亲自写信给毛主席,但均没有获得同意。最后请求降低待遇,中央军委同意了,所以许光达虽是大将军衔,但享受上将级别待遇。
所以十位大将,只有八位享受大将待遇。
06.辞世
最早辞世的大将是陈赓。
1961年3月16日,陈赓于上海病逝,年仅58岁。
最晚辞世且最长寿的大将是肖劲光。
1989年3月29日于北京病逝,享年86岁。
若按去世年龄,十大大将的排序是这样的:
肖劲光(1989年),86岁;
黄克诚(1986年),84岁;
谭政(1988年),82岁;
张云逸(1974年),82岁;
粟裕(1984年),77岁;
罗瑞卿(1978年),72岁;
徐海东(1970年),70岁;
王树声(1974年),69岁;
许光达(1969年),61岁;
陈赓(1961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