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不会再当冤大头! ​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加油站前,等待加油的车队蜿蜒三公

掘密探索 2025-08-17 13:47:11

中国决不会再当冤大头! ​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加油站前,等待加油的车队蜿蜒三公里,黑市油价飙升至每升4美元,这是2025年3月军政府驱逐中石油高管后触发的全国性油荒。 2003年,西方石油公司嫌尼日尔“地质条件差、利润薄”,拍屁股走人后,中石油的勘探队带着压缩饼干和钻机扎进沙漠。 在50℃的高温里,他们硬是在阿加德姆油田打出第一口油井。 2011年津德尔炼油厂投产那天,尼日尔人简直像过年——汽油价格从每升2.5美元暴跌到0.6美元,拖拉机终于敢多跑两趟运输,连沙漠边缘的村庄都通了电灯。 22年间,中石油砸下46亿美元,建起油田、炼油厂和2000公里的输油管道。尼日尔从石油进口国变身出口国,GDP的10%、外汇收入的60%都靠这条“黑色命脉”。 更实在的是民生:1.2万个直接就业岗位,3000多个关联岗位,中方援建的水井让10万居民喝上干净水,学校和诊所里飘着中国捐赠的课本和药品。 2024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财政快揭不开锅,公务员半年没发工资。中石油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借了4亿美元救急,约定用石油收入还钱。 可到了2025年3月,钱还不上,军政府倒先翻脸了:先是追缴1.3亿美元“税务违规”罚款,接着要求把原油分成比例从15%提到30%,最后直接签发驱逐令。 他们给出的理由荒唐至极:“中国高管月薪8000美元,剥削本地工人!”却绝口不提这些工程师要24小时盯着高压设备,每年有300天在沙漠里值守。 而本地操作工月薪1200美元,在尼日尔已经能让一家五口过上体面生活。 更讽刺的是,军政府前脚赶走中国人,后脚就邀请俄罗斯瓦格纳集团接管炼油厂,结果对方因缺乏催化裂化技术直接拒绝——98%的设备都是中国进口的,核心技术全在中方手里。 驱逐令一落地,尼日尔立刻尝到苦果。津德尔炼油厂停摆,70%的石油产能归零,加油站断供,黑市油价三天暴涨300%。 公共交通因缺油减少班次,工厂被迫停工,连医院救护车都加不上油,手术做到一半断电,病人只能等死。 更致命的是经济:石油出口占外汇收入的60%,现在90%的出口通道断了,手里的西非法郎比纸还便宜。 外资一看这架势,纷纷撤资:印度的矿业公司跑了,法国的能源项目停了,美国的援建计划黄了。 军政府这才发现,自己把最靠谱的“金主爸爸”得罪了。6月,外长桑加雷带着厚厚一沓“重启合作计划书”访华,承认之前做法不妥,愿意还4亿美元欠款,恳请中方专家赶紧回去。 可中方这次没那么好说话了,提出本地化率提升至80%、引入第三方监督等条件——这是在告诉尼日尔:合作可以,但得按规矩来。 看着尼日尔这出闹剧,我突然明白:国际合作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 中国带着技术、资金和诚意来,帮尼日尔从“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看上病、加得起油。 可军政府倒好,把中国的善意当“软柿子”,欠债不还还抢资产,结果把自己玩成了“国际笑话”。 现在尼日尔终于尝到苦头:油荒、通胀、外资撤离,老百姓举着空油桶在总统府前抗议。这哪是“资源主权”?分明是“资源短视”! 那些叫嚣“资源民族主义”的国家该醒醒了:靠抢外资企业过日子,就像乞丐抢了厨师的锅,看着挺唬人,最后只能饿死自己。

0 阅读:1992

评论列表

曾经的你

曾经的你

11
2025-08-17 14:22

为了谁,为了谁

用户10xxx39

用户10xxx39

4
2025-08-17 18:50

国家间不能只有善良,也要有大棒!

花开四季

花开四季

3
2025-08-17 19:15

把军政府的头头抓起来,枪毙了。这才有得合作,不然就不干了。让你们饿肚子!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