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发布霹雳十五E残骸研究报告,让印度仿制美梦完全破碎! 日本防卫省技术研

古今知夏 2025-08-17 17:15:49

日本专家发布霹雳十五E残骸研究报告,让印度仿制美梦完全破碎! 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历时三个月拆解霹雳-15E导弹残骸,最终报告如同一盆冰水浇透了新德里的军工野心。 说起来,印度对这导弹可是眼馋很久了。之前边境冲突后,他们捡着点导弹残骸,就琢磨着自己仿一个。印度国防研究组织的头头还拍着胸脯说,2025 年前肯定能搞出 “国产版”,性能还得超过原版。为了这事儿,他们还拉上日本三菱重工帮忙,把残骸拆成三百多块,一块块送去化验。 可日本专家一上手,就发现这导弹里的门道太深了。先看那导引头,也就是导弹的 “眼睛”,本事大得很。就算地面上杂波跟暴雨似的乱飘,它也能一眼锁定目标。 日本实验室做过测试,在同样的电磁干扰下,印度自己的 “阿斯特拉” 导弹,目标识别率一下就掉到 37%,而霹雳 - 15E 还能保持 91% 的准头。这差距可不是小打小闹,里面用的氮化镓零件,功率比印度的强 3 倍,印度工厂根本造不出来。 再看导弹的数据链,就像它的 “神经线”,厉害到让人咋舌。它每 0.8 秒就换一次信号频道,加密方式还会跟着变。日本最牛的破译设备连算 72 小时,都抓不住它的通信规律。 去年印巴冲突时,印度战机想干扰对方导弹,就是因为破不了这频道规律,最后吃了亏。现在报告里明说,印度的通信加密技术,跟这导弹差着两代呢。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导弹的 “心脏”— 发动机。里面的燃料是一种叫 HTPB 的推进剂,燃烧效率比印度用的高 40%。但这燃料里有个关键的纳米催化剂,印度化工行业到现在都搞不出来。 还有弹体的翅膀,是用碳纤维材料一次成型的,得用精度 0.01 毫米的机器织出来。印度国内最好的工厂,机器精度也只能到 0.1 毫米,根本达不到要求。 这事儿还牵扯到国际局势。印度刚跟美国签了导弹技术合作协议,想从美国那弄点真本事。可日本这份报告一出来,美国立马看清了差距,知道就算把技术给印度,他们也追不上。结果谈判的时候,美国硬是不松口,只肯给过时的技术,核心的推进剂工艺说啥也不给。 周边的情况更让印度坐不住。巴基斯坦去年就拿到了带霹雳 - 15E 的歼 - 10CE 战机,缅甸今年也说要引进这导弹。这么一来,印度原来靠着导弹射程耍的威风,现在一点一点的消耗没了。 他们自己的 “阿斯特拉” 导弹,实际能打 110 公里,复杂环境下命中率还不到一半,跟霹雳 - 15E 根本没法比。 现在日本这份报告,把印度军工的老底掀了个底朝天。之前吹的那些 “仿制牛”,在真技术面前全成了笑话。 印度前空军参谋长也不得不承认,导弹技术上,印度比中国至少差 15 年,想追上,靠拆别人的东西没用,得从材料、制造这些基础活儿重新学起。 可时间不等人啊。随着日本报告把霹雳 - 15E 的本事抖搂出来,泰国、孟加拉国这些国家都动心了,打算把老掉牙的俄制导弹换成中国的。 这么看,印度想靠仿制缩小差距,怕是越来越难了。这导弹里的学问,真不是拆开来看看就能学会的。

0 阅读:847

评论列表

涛声依旧

涛声依旧

2
2025-08-18 05:09

这是中国专家报告!

花飞雪

花飞雪

1
2025-08-18 02:53

日本专家的报告呢?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