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才1.8万,凭什么不让我读!”河南,女孩高考考了512分,上不了公办本科,想读民办本科,但学费要一万八。父母嫌贵,想让她读大专,她觉得本科文凭很重要,以后找工作、考公啥的都用得上,凭啥因为这点钱不让她读。视频中女孩怒斥父母认知低,执迷不悟…… 女孩今年高考考了512分,这一分数在河南这种高考大省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下,远远够不上一本线,公办二本的录取也比较悬。 经过志愿填报咨询后,女孩和家人很快发现,她能够被稳妥录取的公办本科机会几乎没有,退而求其次,民办本科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但问题随之而来——民办本科的学费极高。一年学费就要18000元,加上住宿、书本、生活费,每年四到五万元的开销几乎是整个家庭的天文数字。四年下来,至少要花费二十多万元。 女孩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常年在工地打工,母亲在镇上小饭店里帮忙,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元。 家里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弟弟,未来几年也面临升学的支出。父母掰着手指算账:家里一年总收入不到十万元,去掉房贷、生活开支,能攒下来的寥寥无几。 要供女儿上民办本科,意味着家里要背上沉重债务,甚至可能让全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因此,父母倾向于让女孩去读大专。大专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年只需一万多,压力小得多。而且在他们的观念里,“学历只是一张纸,大专照样能找工作,关键还是要看能力。” 可女孩并不认同父母的想法。在她看来,本科和大专的差距决定了未来能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 “你们没读过书,不懂现在社会对学历有多看重。” 视频中,女孩情绪激动地说,“大专毕业连简历都没人看!我以后想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大多数岗位都要求本科,你们让我去读大专,不就是把我未来的路堵死了吗?” 她说到这儿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高三一年她拼尽全力,成绩提升了近百名,本以为还能靠最后的冲刺进入公办本科,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如今,她唯一的选择就是民办本科,可眼看父母却因为费用问题打算放弃,她觉得委屈又愤怒。 “不是我不体谅你们,而是这关系到我一生的前途。你们省这点钱,让我去上大专,以后我连机会都没有了!” 父母听完女孩的话,心里也不是没有触动,但他们更现实地考虑问题。 母亲在镜头里低声回了一句:“你以后找个安稳的工作就行,哪有那么多讲究。”父亲则叹了口气:“家里条件有限,不是我们不想供你,是供不起。” 这番话让女孩彻底崩溃。她怒斥父母:“这不是供不起,是你们不愿意供!二十多万难道比我一辈子还重要?你们认知太低了!现在社会已经变了,你们还停留在过去,执迷不悟!” 这一幕,让无数网友看得唏嘘不已。有人心疼女孩的无奈,也有人理解父母的难处。 视频发出后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部分网友站在女孩的立场上,认为父母不应该因为钱就放弃孩子的未来:“本科和大专的差距真的很大,父母不舍得投资教育,就是在剥夺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二十万在农村确实是大数目,但只要咬咬牙,借点钱也能凑出来。孩子努力了十二年,父母不能在最后关头掉链子。” 另一部分网友则替父母说话:“家里一年总收入才多少?孩子不懂父母挣钱的艰难。” “民办本科出来一样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去读个大专,学门手艺,早点就业减轻家庭负担。” “真要花二十万,家里小弟弟怎么办?难道让全家人都陷入困境吗?”
高考落榜生的家庭氛围
【2评论】【8点赞】
树熊
18岁是法律上成人,应该自食其力,大专学费让她自己去打工挣,挣不到学费就别读。
平常心
你作为女儿认知高,早就应该好好读书考个超高成绩,好大学抢着要你,不要你一分钱学费,还给你奖学金。
孤鸿影
抱怨父母不体谅自己,为何不反思自己呢
用户70xxx65
三本和大专有区别吗
过客
今年512应该可以上一个公办二本吧。
逝水年华 回复 08-18 11:12
河南难
寂寞的鸭子
哎,如果我小孩能考512分,1万8我省吃俭用都要供他去读。虽然我只是个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