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20克极为珍贵的蛔蒿种子,并将其均分为4份

只言片语里 2025-08-18 23:11:31

1952 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 20 克极为珍贵的蛔蒿种子,并将其均分为 4 份,分别送至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这四个国营农场展开试种工作。 李德全这个人,从小在北京通县长大,那是个基督教家庭,她早早接触到社区服务。童年时,她帮父母分发东西给邻居,养成实际办事的习惯。长大点,她进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念书,后来考上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学教育和护理。1919年毕业,她就开始搞社会工作,在北京办妇女识字班,教人认字写字。1924年,她嫁给冯玉祥将军,婚后跟丈夫处理军务,组织妇女团体,推识字教育和医疗援助。 抗日战争时,她在北京开医院,收治伤兵,还建孤儿院照顾孩子。新中国成立后,她当上卫生部部长,从1949年干到1965年。在这个位置上,她协调国际合作,进口药品,推动本土生产。她特别注重寄生虫病防治,派人下乡检查,监督药品发放。工作中,她审阅报告,安排任务分工,还下乡查看厕所修建和水源情况。她推动多项项目,改善民众健康状况,直到退休。 新中国刚成立,农村卫生问题一大堆,蛔虫病是最常见的祸害。那时候,孩子感染率高,肚子痛,拉肚子,营养跟不上,影响发育。国家急着找办法,苏联那边用蛔蒿提炼山道年治这个病,效果好。1952年,通过外交渠道,我国弄到20克蛔蒿种子,这东西珍贵,苏联自己都不多。种子分成四份,每份5克,送到呼和浩特、大同、西安、潍坊四个国营农场试种。 为什么选这些地方?因为气候土壤不一样,呼和浩特干燥多风,大同冷,西安温和,潍坊潮湿近海,能测试适应性。农场工人接到种子,测试土壤,调整酸碱度,播种时算好间距,浇水施肥除草,一点不马虎。几个月后,蛔蒿长出来了,虽然产量有差异,但证明能在中国落地。科研人员从植株里提取山道年,结晶成粉末。 提取物做成药,工厂加糖浆压成宝塔形,外裹甜衣,就叫宝塔糖。乡村医生发给孩子,服药后蛔虫排出,孩子胃口好转。推广几年,农村蛔虫病发病率降下来。国家同时搞卫生运动,建厕所,教洗手,堵传播路子。六七十年代,新药如哌嗪出来,更简单有效,宝塔糖需求减。 1979年,国家推全民服宝塔糖,工厂加班生产,分发学校村口。服后检查,虫卵少。但卫生条件改善,厕所普及,饮水清理,蛔虫病少见。其他药操作便,宝塔糖停产,农场不种蛔蒿,到1985年左右,这种植物在中国绝迹。李德全退休后,还看卫生报告,参观医院,1972年在北京去世。

0 阅读:0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