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人还在美国,俄乌前线爆发血战,乌军能打的部队全来了 就在泽连斯基访问美国之际,俄乌前线爆发了可能是2025年以来,最激烈的一场血战。双方围绕乌东重镇红军城集结兵力,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把乌军所有能打的部队全都调过来了。 红军城在东线战场上的分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不只是乌军的兵力集结地,更是整个东部战线的后勤枢纽。守军在城里城外修筑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碉堡和纵横交错的战壕,把这座小城变成了难啃的硬骨头。 对乌军来说,红军城要是守不住,麻烦就大了。顿涅茨克南部的补给线会被俄军一刀切断,前线部队的弹药、粮食和药品供应都得成问题。俄军拿下这里后,还能顺着公路一路西进,直接威胁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虽说俄军现在的兵力未必能一路打到基辅,但把战火引到乌克兰大后方,足以让基辅当局坐立难安。 正因为如此,俄军刚刚突破红军城防线开始集结重兵准备继续强攻乌军要塞,基辅政府就立刻向这里调兵遣将增援:在红军城北部,乌军一口气部署了至少三个旅的兵力,形成第一道防线。 西部的防御更是下了血本,第92机步旅、第79空突旅、第17重型突击旅这些能打的部队全都顶了上来,算上其他支援部队,光这一片就集中了近10个旅。按每个旅满编4000人算,这部分兵力就接近4万人。 东部方向,第44机步旅和第36海军陆战旅也已经投入战斗,跟俄军展开拉锯。西方媒体估算,这一仗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巴赫穆特攻防战。 现在俄乌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双方在红军城周边的村庄和工业区反复争夺,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成了厮杀的焦点。俄军靠着火炮优势不断轰击乌军阵地,乌军则利用防御工事节节抵抗,时不时还出动小股部队偷袭俄军侧翼。 双方的无人机也在这片天空上你来我往,一会儿是俄军的柳叶刀巡飞弹炸掉乌军的机枪巢,一会儿是乌军的FPV无人机摧毁俄军的装甲车。 这种时候,双方谁都不敢松劲。两边的战线已经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稍有迟疑或者撤退,都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造成重大损失。俄军要是攻不下来,之前好不容易积累的前线优势可能打水漂,还得面对乌军反扑的压力。乌军要是守不住,东部战线就可能彻底崩溃,后面的仗更没法打。 泽连斯基在美国忙着求援的时候,前线的乌军正在硬扛俄军的猛攻。他这次去美国,核心目的就是要更多的武器援助。美军方已经表态,会加快输送之前承诺的防空导弹和主战坦克,但这些装备要运到前线、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红军城的仗却等不起,现在拼的就是手里现有的兵力和武器。 然而,乌军这几个精锐旅虽然还算骁勇,但其实早就打残过好几次。第92机步旅在哈尔科夫反击战里立过功,后来在巴赫穆特损失惨重,补充了好几次新兵。第36海军陆战旅更不用说,他们在赫尔松撤退时几乎打光了老底子,现在的兵员里不少是刚训练几个月的新兵。这次把这些部队全调上来,说明乌军手里已经没多少预备队可用了。 俄军这边也没好到哪里去。为了打红军城,他们从别尔哥罗德和扎波罗热方向抽调了不少兵力,甚至把刚组建的志愿兵部队也派了上来。这些志愿兵装备不错,但缺乏实战经验,跟乌军那些打了好几年的老兵比,战斗力还差着一截。 这场血战已经持续了快一个星期。双方都没公布具体的伤亡数字,但从战场传回的画面看,到处都是被摧毁的装甲车和火炮,无人机拍下的阵地布满了弹坑。红军城的居民早就撤离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城区还在见证这场厮杀。 现在谁也说不准这场攻防战会打成什么样。俄军攻势很猛,但乌军的防御也比预想中顽强。有人说这可能是俄乌冲突的最后一战,打完两边就该坐下来谈判了。但从目前的架势看,双方短期内和谈的可能性不大。俄军没拿下关键据点不会罢休,乌军也不可能轻易放弃红军城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 泽连斯基在美国演讲时说,乌克兰绝不会投降。前线的乌军确实在用血肉之躯践行这句话。但战争拼的不只是勇气,还有后勤、装备和兵员补充。红军城这一仗,很可能会决定接下来几个月俄乌冲突的走向。 不管结果如何,受苦的都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那些在战壕里厮杀的年轻人,谁不想早点回家过安稳日子?只可惜,在政客们的博弈中,他们的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红军城的枪炮声还在继续,这场仗打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头,现在谁也说不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俄军的突出部战役似乎已经完全失败俄军在几天前在多布罗皮利亚以东(红军村东北部)
【1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