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吐血总结:“旱地拔葱”形态,看懂主力动向不再难![干货分享]
在A股摸爬滚打十几年,发现技术形态千变万化,但主力资金真正启动时的“起跑信号”却万变不离其宗。今天分享一个极具实战价值的“旱地拔葱”形态,助你捕捉个股起飞点。
1. 核心定义:个股经历长期下跌或中期调整后,在一个狭窄的箱体内进行缩量横盘(小阴小阳),突然拉出一根放量的大阳线(或涨停板),犹如平地里拔起一根葱,故得此名。
2. 量价精髓:横盘期间,成交量必须萎缩至地量水平,这代表抛压枯竭。而起涨那根大阳线,必须伴随成交量成倍放大,这是主力资金进场最直接的证据。
3. 均线系统:理想状态下,这根启动阳线最好能一阳穿多线,同时突破5日、10日、20日等短期均线,并且整个形态要位于60日、120日等中长期均线之上,形成强力支撑。
4. 位置关键:这个形态的有效性,与其出现的位置高度相关。最常见于长期下跌的末期(筑底阶段)或一轮上升趋势中的中继整理末期,洗盘结束后再发力。
5. 强度甄别:突破阳线的实体越长、成交量放得越坚决(换手率在5%-10%为佳),后市上涨的动力通常就越强。涨停板是强度最大的信号。
6. 规避风险:如果突破当日成交量放得过于巨大(如换手率超过15%),则需警惕是否是短线资金炒作或利好出货,次日容易产生巨大分歧,追高需谨慎。
7. 最佳买点:并非在阳线当天追高。稳健的做法是等待次日或其后一两个交易日,股价回踩突破的阳线实体上部或关键均线位置时,再择机介入。
8. 止损设定:任何技术形态都不是100%成功。一旦买入后股价未能继续上涨,反而跌破了那根关键大阳线的启动点或箱体下沿,应果断止损,承认判断失误。
(本文仅为技术交流与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