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外媒:曾主导波音787和空客A380关键工业软件研发的顶尖工程师周明(音译),从美国工程软件巨头Altair离职回国,加入新成立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担任工学院首任院长及讲席教授。 信源:每日经济新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一年学费9.6万元!陈十一院士任校长,所有专业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最近科技界传出一条重要消息,一位名叫周明的资深工程师,他的选择牵动着全球顶尖人才流向的深层变化。周明曾深度参与了波音787、空客A380等国际大型客机的核心设计,经验非常丰富。 他过去在美国知名工程软件公司Altair担任全球首席技术官,身处全球科技公司的金字塔尖。但周明近期辞去了美国职务,选择全职回国发展。 他将担任由知名企业家虞仁荣出资创办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工学院的首任院长。当然,周明的选择其实也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一群杰出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大规模回流。这股趋势清晰预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已悄然转向对人才高地的争夺。 回望过去数十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大约十年前,中国顶尖学府的理工科毕业生,通常选择赴美深造,然后留在当地工作。这种人才外流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这种选择并非是不爱国,而是基于当时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巨大差距所做的理性决定。那时的中国,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先进设备,也缺少充足经费和世界级的导师指引。 经济待遇方面,国内外薪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海外提供了更高、更吸引人的物质回报。此外,中国当时的产业结构多偏向中低端。国内缺乏能够承载顶尖技术研发,并定义未来产业方向的大型平台。对于那些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工程师来说,那时真正的“巨龙”在海外,国内难以找到对应的施展舞台。因此,人才在那个特定时期流向海外,更多是一种客观规律下的选择,并非单纯的情感驱动。然而,这股持续了几十年的潮水,近几年终于开始出现逆转的迹象。 这背后,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推力”,也有中国新兴世界级战略机遇形成的决定性“拉力”,共同扭转了人才流动的方向。近年地缘政治紧张态势加剧,导致某些国家对华裔科技人才的审查和警惕明显增多。正常的学术交流因此受到限制,许多华裔科学家的学术声誉面临受损风险。他们感受到职业发展上的“玻璃天花板”变得更低更硬,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感也随之增加。 但仅仅是外部环境变冷,还不足以引发大规模人才回流。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国内崛起的世界级战略机遇构成了强大的“拉力”。在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正积极推进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工程。这包括C919大型客机的自主制造,3纳米芯片技术的攻坚克难,以及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 这些堪称“史诗级”的任务,为顶尖人才提供了参与定义时代,实现宏大抱负的广阔空间。对于那些掌握“屠龙之术”的工程师来说,现在“巨龙”已然归家,他们毕生所学有了绝佳的施展舞台。 在个人发展层面,中国的新兴机构和创新模式提供了“创世”般的舞台。周明选择加盟由知名企业家资助的新型大学,他有机会从零开始搭建工学院的学科体系,引进人才,规划科研方向。或许这种亲手塑造未来、开创历史的机会,对于已功成名就的“帅才”而言,其吸引力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薪资或职位提升。 但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外部制裁措施反而意外地为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创造了独特的市场保护和发展空间,无疑是加速了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替代。 美国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芯片H20被禁,导致英伟达第一季度损失数十亿美元,但并未伤及中国企业。华为在人才争夺中获胜,为工程师提供从芯片设计到软件优化的“全流程”锻炼机会。 美国禁令客观上成为华为的“市场保护令”,使昇腾芯片成为“国货之光”。未来人工智能的突破需要软硬件协同发展,华为已构建完整的AI基础设施体系。这包括芯片、训练集群、推理引擎、算法框架和应用平台。中国光伏产业曾受打压,但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实现了全球领先,AI领域也有类似潜力。 此时此刻,顶尖人才的流向变化,是全球科技格局深层调整的直观体现。国家间的科技竞争,最根本、最无法被制裁的核心要素,正是能够创造和定义技术的顶尖人才。这些人才,以及他们所能凝聚起来的创新生态,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你可以买来机器,甚至可以模仿技术,但你买不来、也无法模仿一个顶尖大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最终的竞争,在于哪个国家能为全球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大脑提供最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安放梦想、尽情施展。当越来越多像周明一样的顶尖人才,用他们的选择,将事业的巅峰和人生的梦想安放在这里时,很多关于未来的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清晰了。
[月亮]外媒:曾主导波音787和空客A380关键工业软件研发的顶尖工程师周明(音
冰枫看历史
2025-08-21 19:48:10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