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冷幽默。中美斯德哥尔摩贸易谈判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回答了记

大脸猫侃军事 2025-08-21 22:24:41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冷幽默。中美斯德哥尔摩贸易谈判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回答了记者提问。当记者问到:美国可能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的关税,而中国是购买俄罗斯石油最多的国家。你认为中国会怎么反应呢?贝森特答:“中国不愿意让它国干涉其主权,所以大概率他们会愿意接受100%的关税。”

在全球能源市场动荡的当下,美国一位高官的尖锐回应悄然点燃争议:面对潜在的贸易壁垒,中国作为最大买家会如何抉择?这句带着讽刺的表态,究竟暴露了外交博弈的深层逻辑,还是预示着更激烈的经济对抗?

全球能源格局因2022年乌克兰冲突而剧烈变动。俄罗斯作为主要石油出口国,遭受西方制裁,其原油出口转向亚洲市场。中国成为最大进口国,每天采购约200万桶,以保障国内能源供应。这一转变引起美国警惕,认为此类贸易削弱了对俄罗斯的经济施压。美国政府多次表示,将通过关税机制限制此类交易。

斯德哥尔摩被选为谈判场所,得益于瑞典的中立地位。该市提供现代化的会议设施,远离两大国首都,减少地缘政治干扰。2025年初,美国国务院宣布与中方举行高级别对话,焦点锁定贸易平衡和能源安全。双方代表团提前抵达,进行闭门磋商。

谈判持续两天,议题包括关税壁垒和供应链稳定性。美国强调,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可能施加额外税收,以维护国际秩序。中方重申能源合作的自主性。这一背景凸显经济相互依赖与地缘冲突的交织,为后续回应奠定基础。 自2022年起,美国推动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旨在限制其收入,同时保持全球供应稳定。中国作为主要买家,继续采购折扣原油,未受上限直接约束。但2025年,随着美国新政府上台,政策转向更强硬,威胁对绕过制裁的国家征收高关税

斯德哥尔摩谈判聚焦中美贸易摩擦,包括能源议题。美国代表指出,俄罗斯石油出口转向东方市场的规模巨大,可能影响全球能源平衡。中方坚持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必要性。谈判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面对媒体,回应潜在关税政策的影响。

记者提问直指美国可能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关税,中国作为最大采购方预计有何回应。贝森特以冷幽默方式指出,中国重视外部不干涉主权原则,因此可能选择承受这项关税。这一表述通过逻辑反转,突出政策矛盾。

这一回应源于谈判中反复提及的能源贸易问题。美国数据显示,中国采购量占俄罗斯出口显著份额。贝森特强调,国会立法授权对此类国家征收高达500%关税,旨在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并拉拢盟友采取类似措施。

贝森特还提及中国采购伊朗石油及向俄罗斯出售双用技术产品,价值超过150亿美元,可能助长乌克兰冲突。美国表达不满,认为这些行为损害欧洲贸易关系。贝森特警告,此类销售影响中国在欧洲的公众形象。

这一幽默回应并非孤立,而是美国整体策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缩短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要求在短期内推进乌克兰和平,否则对石油客户施加二级关税。贝森特在谈判中向中方副总理转达此意,但中方重申保护能源主权。

回应通过讽刺手法,暴露中美在贸易规则上的分歧。美国旨在通过关税威慑,减少俄罗斯战争资金来源。中国采购行为基于市场因素,包括折扣定价,未改变其能源战略。 这一事件反映外交言语的微妙性。贝森特简短表述传递复杂信息,避免直接对抗,却强调政策后果。媒体迅速捕捉此点,引发国际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