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回中国,把我葬在美国吧。”2018年,李咏因病去世,留下了巨额遗产,但他并没有将这笔钱留给妻子和父母,而是全都留给了法图麦。没想到,这一决定得到了无数人的赞扬。 主要信源:(濮阳网——李咏为何被葬在美国?两周年后实情曝光,原因惹人泪目) 李咏,一个名字曾响彻中国荧屏,他的生平故事,远不止舞台上的光鲜,更深藏着关于爱、责任与被误解的深沉。他从一个安静的少年,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最终以一份无言的爱,完成了生命的谢幕。 李咏的童年时期,与他日后在节目中的活跃判若两人。他性子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说话,身边的朋友数量也很少。那时,他喜欢写写画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一次被人嘲笑的经历,让他放下了画笔,童年的这项爱好戛然而止。 后来,李咏渐渐爱上了朗读课文。他的母亲细心观察到这个变化,于是请了一位口语老师来教他播音。这位老师的出现,彻底扭转了李咏的人生走向,让他逐渐打开心扉,性格变得开朗外向,并开始探索播音这条路。 最初,李咏怀揣着音乐梦想,然而高考体检时,他被诊断出声带小结,音乐之路不得不中断。他迅速调整了方向,全力以赴投身播音专业,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最高奖学金。 1991年,李咏尚未毕业,中央电视台便提前录用了他,成为当年唯一入选的播音员。他的职业生涯从幕后开启,先是担任编导,后来又成为中央电视台记者,还参与了纪录片《香港沧桑》的解说工作。 靠着过硬的业务功底与别具一格的个人吸引力,李咏一步一步走到了主持的台前。1997年,他正式主持了《欢聚一堂》。1998年,《幸运52》开播,李咏独特的挥手动作、幽默的语言和亲和的笑容,使他家喻户晓。 随后,《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等一系列节目,将李咏推向了事业的巅峰。他成为了公认的“央视名嘴”,拥有了众多忠实观众,并从2011年开始登上春晚舞台。他曾说:“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 但谁也没想到,正当他的事业发展得最红火的时候,一场毫无预兆的疾病悄悄找上了他。2018年年初,李咏从央视辞职并赴美定居的消息传出,立即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应。网络上充斥着指责和谩骂,不少人批评他不爱国,认为他赚足了钱就跑到国外生活。 当时,没有人知道李咏赴美的真实原因。公众既存在不理解的情绪,也发出了批评的声音,这让舆论状况在一段时间里格外复杂。直到2018年10月,李咏因癌症在美国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被公布,公众才明白当初的误解,社会对他的评价也迅速反转。 实际上,李咏在 2017 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咽喉癌。他在北京治疗了一年,但病情没有好转。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无奈选择了低调赴美,寻求更先进的医疗资源。他选择隐瞒病情,是不想让年迈的父母、深爱的妻女,以及一直关心他的观众为他担忧。 赴美除了治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陪伴当时在美国求学的女儿。在长达17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李咏展现出惊人的坚韧与毅力。最终,病魔还是战胜了他,2018 年 10 月 25 日,他在美国纽约与世长辞。 妻子哈文在社交媒体上悲痛地写下了“永失我爱”四个字,向外界宣告了丈夫的离去。但即便如此,李咏的遗体被选择安葬在美国这一决定,还是再次激起了不小的争议,也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面对汹涌的舆论,哈文选择了沉默,独自承受着丧夫的悲痛与外界的压力。 直到五年后,李咏选择长眠异国的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他的这一决定,并非外界猜测的任何“不爱国”行为,而是源于他对家人最深沉的爱与体恤。他不忍年迈的父母在承受丧子之痛后,还要长途跋涉,经历跨国奔波的辛劳。 他也不愿妻子哈文在失去挚爱、极度悲痛的时候,还要为处理复杂的跨国遗体手续而心力交瘁。李咏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在生命的尽头,最后一次减轻家人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慢慢疗愈失去亲人的伤痛。 若论李咏的成功,便不得不提他和妻子哈文的深厚感情,这份感情对他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无法分割。他们的爱情始于大学校园,李咏对性格开朗的哈文一见钟情,并以真诚打动了哈文及其家人。从校园携手走向婚姻,他们不仅是恩爱夫妻,更是事业上的黄金搭档。 李咏在台前主持节目,哈文则退居幕后,担任导演和制片人,两人配合默契。李咏以往常会用 “老板” 这个称呼来叫妻子,语气里带着幽默,也满是对妻子的信任与敬重。2001年左右,女儿法图麦·李出生,李咏对这个“意料之外”的孩子宠爱有加,视若珍宝。 李咏对女儿怀有深厚的爱,而这份爱,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里,体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他离世后留下了数额庞大的遗产,并且这份遗产被他全数指定由女儿法图麦继承。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一位父亲最深沉的考量,他希望女儿能够独立生活,不必依附他人,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62岁千百惠去世,死因曝光,上个月刚抱孙子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