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印度刚送走王毅外长,就公开表示,印外长关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表态,是中方的错误引用,将继续跟台湾开展合作。中方发表强硬声明。 据媒体8月21日报道,众所周知,印度一直都有求于中国,早在七月中旬,苏杰生访华时就向王毅提出了三项具体请求,希望中方放宽对化肥、稀土和隧道掘进机的出口限制。 要知道,这三类产品对印度非常重要,化肥关系到农业生产,稀土影响高科技产业发展,隧道掘进机则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 所以当王毅访问印度第一天就告知苏杰生,这三类商品的出口问题已经“处理妥当”,印度可以开始安排采购。这一积极态度获得了印度媒体的好评,被认为展现了中方的诚意。 印度对此也作出了一些友好姿态,原本王毅此访的主要安排是与外长和国安顾问会谈,但莫迪总理临时决定亲自接见,这被外界视为印度对中方善意的回应。 双方还共同主持了第24轮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谈,显示出都有意愿推动解决长期存在的边界问题。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天时间,印度方面就传出不同声音。有官员对外表示,苏杰生所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被中方错误引用,并强调印度将继续与台湾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 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如果不是内部沟通出现问题,可能就是有意为之。 虽然印度当前处境确实比较困难,美国政府最近对印度加征了高达50%的关税,这一贸易摩擦给印度带来了不小压力。 毕竟印度对美国年出口额接近870亿美元,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纺织品、珠宝、鞋类等行业。 而在王毅外长访问期间,印度央行还宣布放宽用卢比结算国际贸易的限制,允许外国企业直接开设卢比账户进行结算。 这一举措被视为印度向“去美元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与中俄近年来推动的本币结算思路相似。 但印度在对华政策上似乎总是犹豫不决,既想从中国获得经济上的实惠和战略上的回旋空间,又不愿完全调整对华政策。 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印度过去就经常有一些小动作,只是不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公开和高调。这次印度一边与中国探讨合作,一边又在台湾问题上触碰红线,反映出其外交政策的矛盾性。 但我们从中方的回应也能看出,中方表态既坚决又留有余地。毛宁没有直接指责印度政府,而是指出是印度国内某些人试图损害中国主权。 这相当于给印度政府留下了回旋空间,同时也明确传达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 中方这次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迅速回应印度的实际需求,展示合作诚意,另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毫不退让,用清晰的语言表明立场。 回顾中印关系近几年来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不少波折。2020年边境冲突后,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印度还经常将国内问题归咎于中国,包括疫情管控、经济下行等问题。 现在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似乎意识到与中国完全对抗并不符合自身利益。与中国恢复一定程度的合作,至少可以在贸易上多一个选择,对冲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 但问题是,莫迪政府过去几年跟随美国推行“逢中必反”的政策,这种政策惯性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转的。 再加上近期中国装备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以及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建设水电站等事件,都让印度感到不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印度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既想合作又心存疑虑的矛盾心态。 印度在台湾问题上的反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矛盾心理。但无论如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中方不可能有任何让步。 印度如果真心想推动中印关系改善,就应该明确重申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一边寻求合作,一边又在敏感问题上搞小动作。只有这样,中印关系才能真正走向稳定和发展的轨道。 参考资料: 中方回应印度官员涉台言论:希望印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新闻网2025-08-21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印度刚送走王毅外长,就公开表示,印外长关于“台湾是中国的一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22 12:01: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