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前脚离开,印度就试射核导弹,扬言足以打击中国全境。 据媒体8月21日报道,根据印度国防部消息,8月20日,印度在奥里萨邦昌迪普尔的综合试验场成功发射了“烈火-5”导弹。 印方称,这次试射检验了导弹的所有作战和技术指标,是在战略部队司令部的配合下完成的。 印度媒体还特别强调,该导弹的射程不仅能够打到中国最北端,甚至还包括欧洲部分区域,明显意在对外展示战略威慑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导弹试射的时间点十分特殊,正好选在王毅外长结束访印之后。 要知道,在王毅访问期间,中印双方都表现出积极沟通的态度,提到要共同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合作应对国际社会中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 印度总理莫迪和政府官员也公开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认为两国不应对立而应协作。但话音未落,印度就做出了展示武力的行为,令人质疑其诚意。 并且从历史测试记录来看,这已是“烈火-5”导弹的第十一次试射,也是它正式服役后第一次以训练为目的发射,印度自称这代表该武器已初步形成战斗力。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机构此前曾直言,“烈火-5”的研发目标就是为了弥补以往导弹无法覆盖中国全境的不足,旨在增强对中国的核威慑。 但如果客观看待“烈火-5”的真实水平,印度的说法可能有些夸大。该导弹被印度称为“洲际弹道导弹”,但其初始射程仅在5000公里左右,要真正覆盖中国全境仍比较勉强。 即便印度声称通过技术改进可将射程提升至8000公里,这一指标在全球先进导弹中依然不算领先。毕竟,中国的东风-41射程超过14000公里,俄罗斯的“亚尔斯”导弹也超过11000公里。 除此之外,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该导弹的机动和部署问题,“烈火-5”目前使用的是重型民用拖车进行运输和发射,整套系统重量高达150吨,严重限制了其机动和反应速度。 而印度缺乏专用导弹运输车辆,发射场地也十分有限,至今所有试验都是在一个固定场地完成。这在现代军事环境中,很容易成为对方瞄准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其空中核力量主要依赖老式战机投掷核炸弹,海上则只有一艘不太可靠的国产核潜艇,真正有一定实战能力的是陆基导弹,但多数还不具备快速机动和隐蔽发射的能力。 不过,从这次试射的动机,不难看出印度更多是想借此表达某种政治信号。可能是印度国内对华强硬派试图在边界谈判之际增加筹码。 也可能是因为王毅外长随后访问巴基斯坦的行程,引起印方不满,于是用这种军事动作来表示态度。 但这种做法容易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提升印度的国际形象,还可能同时引起多个大国的反感。 对于中国来说,应对“烈火-5”这类导弹的手段是充足的。中国不仅拥有先发制人打击固定发射阵地的能力,还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中段反导拦截系统。 像“红旗-19”这样的高端反导装备已经可以出口,更先进的反导系统也在部署中。以印度目前导弹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很难真正突破中国的防御网络。 此外,中国的核威慑体系以可靠和有效著称。例如东风-5B洲际导弹,射程超过12000公里,可携带多个分导弹头,具备突破全球现有反导系统的能力。 中国还拥有大量坚固的地下发射井和高度机动的导弹系统,生存和反击能力远超印度。客观来说,印度虽然在导弹技术上有所进步,但还远未达到中国的水平。 在当前全球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坚持单边示强、搞军事小动作,并不是明智之举。真正负责任的大国,懂得用实力维护和平,而不是用武力制造紧张。 而中印之间的关系一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印度如果希望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靠的不是这种临时性的武力展示,而是长期积累信任和开展务实合作。 总之,印度选在王毅外长刚走就试射导弹,这一行为它不会改变中印之间的实力对比,也不会影响中国继续稳步推进的外交和国防布局。 参考资料: 王毅刚离开,印度就对中方发出核威胁,印媒扬言足以打击中国全境——热点新闻2025-08-21
王毅外长前脚离开,印度就试射核导弹,扬言足以打击中国全境。 据媒体8月21日报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22 12:01: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