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没有把势力扩张到中南半岛,实在是不知道这里有大片的平原。到了清朝的时候,乾隆准备征服缅甸,结果到了原始丛林,就再也无法前进,丛林里的瘴气,真的可以要人命。乾隆爷那时候,清朝那是风光无限好啊,地盘大得没边儿。可这位皇上不满足于现状,非得再折腾点事儿。 在中南半岛这片土地上,古时候的中原王朝从未真正深入扩展势力范围,主要因为对当地地形缺乏认识。那里虽有广阔平原,却被茂密丛林分割开来,加上气候湿热,瘴气横行,北方军队难以适应。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种情况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冲突。 缅甸贡榜王朝崛起后,不断向云南边境扩张,1762年冬开始入侵,抢掠当地土司领地。乾隆皇帝决定出兵教训,却没想到会陷入持久拉锯。战争从1765年拉开序幕,清军多次进攻,却屡屡受挫。这场征伐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地理秘密,又会带来何种意外结局? 清朝乾隆时期,帝国版图已达顶峰,从东北到西南控制广大区域。云南边境与缅甸接壤,多为山地河谷,散布土司管辖的村寨。这些土司原本向清廷纳贡,但缅甸贡榜王朝统一后,开始向边境索取赋税。 1758年,缅王雍籍牙派使者要求土司缴纳花马礼,引发矛盾。部分土司拒绝,转而求援云南官府。清廷当时专注新疆事务,地方官员观望。 1762年冬,缅属木邦土司率两千士兵越界,攻入孟定和耿马,焚烧衙署,劫持首领。缅军还深入车里宣慰司,勒索钱粮。规模渐大,乾隆在北京收到边报,召集大臣议事,下令云贵总督调查,准备军事回应。 1765年,缅军再次入侵普洱,乾隆任命刘藻统兵,旨在维护边疆稳定。清军从云南集结,携带火炮粮草,向南推进。这场行动标志着清缅战争正式爆发,暴露了边境管理的薄弱环节。 清廷调集绿营兵和少量八旗,从云南普洱出发。刘藻率三千五百士兵和傣族掸族民兵,沿澜沧江行进。抵达景洪附近,缅军设防橄榄坝。清兵用火炮轰击敌寨,缅兵从竹墙射箭反击。缅将内苗思胡增援,解除景洪围困。清军追击到思茅边境,刘藻分兵夹击。 何琼诏部在猛阿遭遇伏击,缅兵从林中冲出,用长矛刺杀,清兵阵脚大乱,丢弃武器逃散。明浩援救途中,马匹滑倒,士兵跌入沟壑。战斗损失数百人,刘藻退回普洱,谎报战绩,后自尽。乾隆任命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率军重整 杨应琚军深入蛮暮,缅军包围,切断补给。士兵饥饿,啃食树皮,体力衰竭。哈国兴议和,缅方同意归还蛮暮和新街,杨应琚上报胜利。乾隆查实败绩,下令处死杨应琚、李时升等人。第三波进攻由明瑞统领,五万大军包括满洲骑兵和蒙古兵,分两路推进。 1767年秋,明瑞南路军从宛顶出兵,额尔登额北路从铁壁关进发。队伍穿越兴威和昔卜,士兵砍伐藤蔓,开辟路径。明瑞在蛮结击败缅兵两千。深入辛古,缅将玛哈希修阻击。清军抵达伊洛瓦底江上游,划船渡河,水流急湍,几艘舟艇倾覆。登陆后进入平原边缘,丛林再现,高大树干挡住视线。缅军藏身树后,放箭射击,清兵中箭伤口肿胀。雨季到来,大雨如注,营地积水。 瘴气浓重,雾气笼罩,士兵头晕四肢无力。营帐充斥呻吟,患者脸色蜡黄。缅军游击队突袭。明瑞军推进到阿瓦三十英里处,被缅军包围于眉苗。供给线断绝,士兵挖掘壕沟防守,缅兵从四周攻击,用火枪齐射。清军突围失败,扎拉丰阿和观音保阵亡,明瑞重伤自刎。残军千余投降,北路军退回。 第四波由傅恒指挥,六万大军多路夹击。1769年春,从云南边境推进,缅军在关隘布防。清兵用炮轰击,缅守军用长矛反击。深入后,丛林阻挡,士兵在雾中迷路。 蚊虫叮咬传播疟疾,患者发热战栗。水源污染,饮用后腹泻,将领煮沸水源难止蔓延。缅军反复突袭。傅恒军抵达老官屯,缅王孟驳集主力三万迎战,包括数百法国雇佣兵。 清军前线一万八千兵力,双方激战,火炮轰鸣,缅象兵冲阵,清骑兵砍杀象腿。瘴气高峰,士兵大批倒下。清军四次进攻均失利,总损失逾七万士兵。傅恒见疾病肆虐,下令撤军,缅方释放俘虏。 1769年12月,双方在高通签订协议,缅甸同意纳贡,恢复边贸,清方停止进攻。乾隆接战报,加强云南守备,不再大规模南征。中南半岛保持距离,边境小冲突未再升级。 清缅战争暴露了清朝军事行动的局限性。中南半岛地形复杂,平原虽广却被热带丛林隔断,北方士兵不适应湿热环境。瘴气携带病菌,导致军队大量减员,补给线难以维持。 缅军利用地利,采用游击战术,切断清军后路。乾隆虽投入重兵,却忽略气候因素,四次征伐耗费巨资,损失惨重。这场战争虽以议和结束,但清朝实际未实现征服目标,缅甸保持独立。 乾隆将此列入十全武功,实则掩盖失败。战争后,清廷调整边疆政策,加强防御,避免类似冒险。缅甸贡榜王朝虽名义纳贡,却未真正臣服,继续扩张东南亚影响。这次冲突提醒后世,地理环境往往决定战争成败,盲目扩张易酿苦果。

喜之狼
后人的福祉靠前人奠定。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上岗领。每一代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上岗领,才能让后代永续安好
大力开碑手 回复 10-26 19:36
应该说的是“上岗岭”
晓风残月 回复 10-27 17:41
上甘岭
卡比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没发现?
天真 回复 10-27 14:59
有几个自媒体小编有真料
圣彼得堡
当年清朝出征的部队大多都是北方人,适应不了西南环境。 不过这一战又将想统一中南半岛的缅甸再次打分裂了。
用户10xxx74
没有经过几百年的有效治理、文明传承和民族融合,光靠军事占领,是搞不定中南半岛的。况且,中原王朝在那里长期保持庞大驻军,其难度不是一般地大。像英国统治北美、埃及、印度、南非多年,最后还是被独立了。
李太狼 回复 10-27 16:15
英国的例子不好,英国主体民族人口太少且这些殖民地都太远
哇哦 回复 10-27 17:46
印度对周边国家侵吞属于成功的 ,移民。英国那点人只能以印制印
用户92xxx48
别吹牛樟气,中南半岛从汉朝就开始臣服中原不必征服
九命灵猫 回复 10-25 18:25
你这不叫吹牛,你这叫没文化
荼糜 回复 10-25 21:35
瘴气就是疟疾,防不住
一一
古代热带地区只配流放[滑稽笑]人口多点,瘟疫不会停~除非学阿三,用恒河水魔法对抗魔法[滑稽笑]
九命灵猫
乾隆爷的丰功伟业绝对称得上千古一帝,实力碾压99%皇帝
齐鲁不了情 回复 10-28 10:46
康麻子开始就闭关锁国搞愚民政策了,就怕思想科技起来了汉人造反
哒哒哒 回复 10-28 20:29
看看IP,满清余孽,它不吹嘘谁吹嘘?
第七个渡口
在现代医学还没普及的时代,这个地方的环境是外人无法适应的。
中华兴龙
不适合国人
用户10xxx90
拿下也不见得是好事
哇哦
明朝退兵安南很大一个原因是领兵将军自大,进入包围圈损失兵马,而在战国家国库拖入泥塘不值得而退兵接受安南以纳贡方式
天真
难道云南本地有不起将军吗?还是不想启用本地人!
用户10xxx58
征服不了, 永乐试过了 , 吞并。但东南亚野人躲山林打游击, 削木为兵器箭矢取之不尽。 长期袭扰。像蚊子一样。 况且中原士兵长期驻守, 补贴总要吧? 不然谁去? 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用户12xxx95
不可能不知道,越南翻过长山山脉就是大平原,越南有一千年被中国统治的历史,小编胡说八道。
用户13xxx87
不会用当地人 非得用八旗军。导致水土不服
用户94xxx19
如果当时用广西人,云南人征中南半岛,那不是容易得多,很容易适应气候
用户10xxx45
主打听话,如果像西域一样折腾肯定到印度
小童鞋哇哇
比我还们平原大
用户81xxx84
应该从越南打过去 由南向北自东向西扩张
用户13xxx24
‘
云与山
对待丛林唯一办法就是烧光!
老张
吹牛逼吧,让越南就给揍出来几回?
wae
应该线下越南,再从越南往西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