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找了家理财公司,买了200多万的理财产品,可到期之后,她不但拿不到一分

冰冰聊社会 2025-08-23 21:24:07

重庆,女子找了家理财公司,买了200多万的理财产品,可到期之后,她不但拿不到一分钱的利息,连本金也一分钱都拿不到,甚至这200多万变成了他们公司的股票,他们承诺每天给5%,后来变成了2.5%,再后来是0.5%,可实际上一切都是徒托空言。 据重庆电视台大城小事,8月23日报道,谭女士那200多万买的理财产品到期了,只要她去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她又有一大笔钱,准备到期的那几天,她一直兴奋得辗转反复,毫无睡意,脑子里净是拿到钱的兴奋。 产品一到期,她迫不及待地来到公司,她要把钱拿回去,好好再规划一番,毕竟这一笔利息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时,她准备把这一笔钱存起来的时候,一名业务员就跟她说了,可以买他们公司的产品,这个是保金保息的,收入可观。 谭女士不缺钱,这200多万她就打算拿来理财,再赚一笔,当时她看到业务员把这理财产品说得那么好,她生怕自己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他们公司的理财产品。 可现在到期了,公司的人却告诉她,她没有买理财产品,是买了股票,现在不能取一分钱。 这可吓得谭女士一大跳,什么时候她的钱变成了股票,她200多万的钱,现在一分都取不出来,这真叫她承受不起,她更加睡不着了。 她左思右想,也想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她回家翻出一份转让协议,才明白了她中了公司的套路了。 原来在2023年12月份,公司就通知谭女士过来签一份转让协议,当时谭女士看到是股票转让协议,她就觉得很奇怪了,她的理财产品怎么变成了股票。 但是公司的人告诉她,这份协议和原来的协议是没有变的,内容也没有变,只是名称变了,这是为了方便统一监管,所以才要签这份协议。 公司的人说了这些,就再也没有解释太多,只要谭女士签字,谭女士想着反正一切都没有变,她也就没想那么多,就签字了。 而且公司的人告诉她,签了这份协议以后,每天给5%,后来变成了2.5%,再后来又变成了0.5%,再后来就没有了,一切变成了空谈。 谭女士想起这件事,这才明白,就在那时,她的理财产品变成了股票,但是公司的人却没有跟她说清楚。 现在她想通这件事了,可她的钱要不回来了,那可是200多万呀,加上利息又是一大笔,想到这里,谭女士实在是难受。 她觉得自己被骗了,本来她没有把钱存起来,拿来买理财产品,她就有点担忧,现在好了,这钱直接变成了股票,什么时候,这钱没了,她都不知道,她越想越害怕,于是找来了调解员。 她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调解员,希望调解员能够帮忙要回那200多万的本金和利息。 但是保险公司的人回复说,他们早就跟谭女士说清楚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后来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公司的人愿意和谭女士协商处理这件事。 那么如何看待谭女士这件事情呢? 1、 谭女士的本意是买理财产品,并不是股票,公司的人,隐瞒事实,这并非是谭女士的真实意思。 《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既然不是谭女士的真实意思,那么谭女士可以撤销股票转让协议。 2、当时谭女士和公司的人签的协议是理财产品,现在到期了,那么该公司就应当支付本金和利息。 如果他们不愿意支付本金和利息,那么他们就存在违约行为,谭女士可以追究他们的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如果该公司不愿意和谭女士协商处理此事,谭女士可以去起诉他们,撤销股票转让协议,让他们承担违约责任。

0 阅读:58
冰冰聊社会

冰冰聊社会

冰冰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