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个战士在炸日军碉堡时,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日军碉堡完好无损,

琉璃映月情 2025-08-24 05:13:56

1941年,一个战士在炸日军碉堡时,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日军碉堡完好无损,副团长正要发火,却发现,日军的枪声停了! 王凤麟出生于1911年的黑龙江,家里是普通农户,早年投身抗日活动,1931年就参加反日队伍。1935年底,他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工兵班学爆破,学到计算药量和位置的技术。七七事变后,他入党,回国转战山东,1938年11月随张经武等人抵达,加入八路军山东纵队。先当四支队三营营长,率队袭击日军,抓了不少伪特务。 1939年5月调任第四支队三营营长,1940年4月升为第一旅二团副团长。在团里,他管攻坚,选矿工出身的战士建工兵班,教爆破知识。刘厥兰是山东临淄人,1918年生,父亲是矿工,他从8岁跟爸学爆破,估岩层、处理炸药这些活儿干得熟。1937年日军占山东,他1938年参军,分到二团。王凤麟看上他的背景,手把手教绑炸药包和接近目标。几年下来,刘厥兰干过多次爆破,成了骨干,专攻复杂地形下的放置。 1941年2月10日晚上10点,山东泰安徐家楼据点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地方,三层炮楼混凝土浇筑,墙外内水泥,中间三十厘米碎石,分散炮弹冲击。里面六十多日伪军,有机枪探照灯,卡住道路,断八路军补给。二团盯上这儿,副团长王凤麟指挥,选夜间动手,利用黑暗减暴露。战士分小组带步枪和迫击炮,从山坡下接近。日军探照灯亮起,暴露位置,机枪子弹扫过来。迫击炮打墙只留痕,掷弹筒炸不开。伤员增多,进攻卡住。王凤麟试土坦克,战士推裹棉被门板挡弹,门板碎,推手倒地。这招不行,他叫刘厥兰扛二十多斤炸药包,从侧绕,指示放基础炸毁结构。 正面战士吸引火力。刘厥兰匍匐前,途中照明弹亮,他滚冰沟藏两小时,冻僵出来。靠近炮楼,没找着基础,放墙角点导火索。爆炸崩围墙三米口,炮楼没事儿。王凤麟看后准备骂,敌射击却停。他下令冲,突击队进,据点里日伪军全震晕,有的流血。冲击波顺墙进封闭空间,振动放大,高频共振伤人。 王凤麟分析,这虽位置错,但效果好,总结冲击波爆破法,不必内爆,炸外墙借结构制敌。这法子省事儿,减风险。二团用这拔据点,缴武器弹药,士气振。刘厥兰得壁虎爆破手名,贴墙炸准。之后,4月茅茨据点,他用这法炸墙,全歼守军,没己方伤。后来天桥崮战斗,又炸角震晕敌,部队易取胜。刘厥兰继续任务,王凤麟指挥多战,两人配合紧。山东根据地扩,补给顺。1942年11月,马鞍山保卫战,王凤麟率警卫和伤员抵日伪围,用狙击枪打来敌,至弹尽自尽。刘厥兰投手榴弹后跳崖,树枝挂住幸存。他战后转民工作,1950年去吉林辽源煤矿干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琉璃映月情

琉璃映月情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